国新办于4月18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
-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下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望继续保持主导;
-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基数效应逐步减退,PPI会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
-下阶段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下阶段稳外贸政策会持续显效,有利于实现外贸全年促稳提质的目标;
-居民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优质供给;
-目前服务业的回升仍然是初步的、恢复性的,基础还不牢固,下阶段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稳健,消费是促增长的主动力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值提高至4.8%,较4月的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
鉴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会议在强调宏观政策“不退坡”的同时也指出要增强灵活性预见性,适时加力。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动态跟踪,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以备不急之需。
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下半年国内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仍有必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
多位专家分析,6月份CPI由负转正、PPI降幅连续4个月走扩,前者回升缘于输入性下行压力减弱和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增强,后者降幅扩大则缘于国内投资需求疲弱以及出口下行压力显现。受关税政策冲击等因素影响,国内通胀回升将持续面临内外部压力,全年低通胀格局难改。这也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继续降息、财政政策持续加力促消费扩投资、有力对冲外部波动,提供了充分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