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资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经济有没有通缩风险?二季度经济前景怎么样?统计局发布会回应

第一财经 2023-04-18 11:53:28

责编:丁源

国新办于4月18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

-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下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望继续保持主导;

-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基数效应逐步减退,PPI会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

-下阶段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下阶段稳外贸政策会持续显效,有利于实现外贸全年促稳提质的目标;

-居民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优质供给;

-目前服务业的回升仍然是初步的、恢复性的,基础还不牢固,下阶段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关键字

中国经济

相关阅读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没有变

国内多家机构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潜在增长率在5%—6%左右。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经济实际增速不仅取决于潜在增长率,还受到供给、需求等多重约束。

09-22 08:46

一些西方国家唱衰中国经济 外交部回应

毛宁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并没有改变。

09-12 15:32

秦朔:艰难的富饶

一是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要再上一个大台阶,难;二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想轻松一点、少卷一点就能做到,难。

09-11 10:39

全年如何实现GDP目标?——建议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定为5%左右,对应两年平均增速为4%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实现5.5%的增速,对应两年均值刚好为4%。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3%,对应两年平均增速仅3.4%,并且GDP单季环比也明显回落,可以说经济已经初步显露出放缓迹象。进入三季度,多项经济指标延续低位调整,若此趋势在下半年延续,实现全年GDP增速目标可能存在一定压力。 今年出口偏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大概率对GDP形成拖累,我们预计全年净出口拖累GDP下滑约0.5个百分点。因此更重要是讨论如何分配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对GDP的拉动作用,来完成5%的GDP增长目标。 如果私人部门明显恢复,可以使得GDP最终消费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这需要私人消费与投资发力,对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和商品房销售额全年同比分别可能需达到8%和-3%,全年社零总额应比基准情形增加约6600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可能分别拉动GDP约4.2和1.4个百分点。但是在收入增长偏慢,储蓄倾向偏高的条件下,提升居民消费投资的难度较大。 如果居民消费维持相对低位,则需要政府部门“托底”。政府部门的主要抓手一在于政府消费支出,二在于基建投资与土地交易,如果政府发力,届时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分别可能拉动GDP约3.9和1.5个百分点。但一方面是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减税降费等措施之下财政收入端上行动力并不强,财政收支差额扩大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加大政府债发行力度作为支撑。我们测算如果基建投资增速年底达到9%,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长上调至7%,这需要政府债券增发1.5万亿元左右。对应一般公共预算口径的赤字需提高约5000亿元,那么地方政府专项债还需多发行1万亿元左右。 整体看,我们认为拉动GDP增长,私人部门与政府部门均有一定的发力空间。但短期看提高政府支出,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拉动土地交易、基建投资可能是效果更好的方式。我们认为年内财政发力,除了政治局会议提到“加快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进度”,不排除上调赤字规模、盘活专项债务结存限额。

08-29 01:03

刘俏:怎样释放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能丨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系列之二

保持节点行业的投资强度甚至超前投资、保持制造业增加值的GDP占比并提升中高端制造业比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向上游迈进。

08-14 20:2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