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远景科技邱林:为产品碳足迹管理赋能

第一财经 2023-04-23 13:49:22

责编:王艺

在碳中和之路上,如何洞察行业,助力全行业低碳转型?

在碳中和之路上,如何洞察行业,助力全行业低碳转型?

在4月22日举行的首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颁奖典礼上,远景智能零碳产品首席科学家邱林表示,企业的碳中和道路离不开对产品的碳管理。在活动现场,远景启动了远景全球产品碳足迹报告项目,并发布了此系列的第一份报告——风机的碳足迹与低碳的发展报告,为行业碳管理赋能。

邱林表示,在全球环境政策的趋势,越来越强调企业在产品碳管理方面的强制性要求。如何应对?中国在积极布局,建设了很多以地方为主导的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其中有一些平台远景也深度参与其中。例如,无锡的新能源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化学、物理协会的EPD平台等,以及在山东对一些重点排放行业的碳足迹评估平台。远景和中国商会也成立了光伏组件的碳足迹服务平台。

此外,从B2C和可持续消费端来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产品、低碳产品买单。但阻碍消费者为可持续消费买单的,也是缺乏系统清晰的、可靠的量化的低碳产品信息。

邱林介绍说,在企业碳管理的趋势和发展上,离不开耳熟能详的LCA。LCA是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学,从“摇篮到坟墓”去评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判断的不仅仅是产品的碳足迹,还有包括其他的像水足迹等很多项的环境影响。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之上,从环境影响到碳足迹的分析,慢慢地发展趋势变成了EPD环境产品声明,这是针对每一个行业、每一种产品来做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学。

邱林认为,在碳足迹评估、碳足迹评价方面,国内相对来说发展没有欧盟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从数据的角度,来源是比较分散的,差异过大。来源有的是科研文献,有的是企业的分析报告,很难去判定哪一种因子是权威的,可为整个产业所用。

在同一平台上发布的因子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渔网或者树结构,即数据之间的关系。因为一些基础因子的变化,如电网电力、能源消耗排放的变化,都会引发整个数据库其他的产品的碳足迹变化。目前很多数据库没有做到这一点,属于拼凑型的数据库。

此外,整体上覆盖的行业还很少。未来国内需要大量开发不同品类产品的碳足迹的核算标准。

从数据的采集和采用来说,已经从行业平均的因子库,细化到实际生产工艺的因子库。很多企业去选择因子的时候,不是从数据库里选,而是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原材料的采用量、种类以及生产加工过程的能耗等数据,实际计算碳排因子。

另外一个是从全球的数据库到本土的数据库,在中国生产制造的产品,要反映中国的生产制造工艺。

对于趋势,邱林给出了判断。未来将来要发生的,是碳管理方面的“三位一体”:产品的碳足迹数据,一定要和范围一和范围二的企业运营的碳排放数据要打通,以及与企业范围三的价值链数据打通。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数据是联动的,真实地反映从上游供应链到企业运营,以及产品的碳足迹,所有数据公开透明,可追溯、可查询。

邱林表示,远景发布的风机行业报告,由远景集团牵头,联合了中国机电商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环球零碳研究中心共同编撰。

报告整理了全球过去20年来所发布的所有风机的碳足迹报告,总量达到了100余份,包括有76种机型,分析了20年发展史。最后提出了7种的风机发展影响因素和3大风机减排路径。

此外,邱林还介绍,远景已完成了动力电池产品相关碳足迹报告的初稿,光伏碳足迹与低碳发展报告的数据也正在编撰过程中。包括消费品类等行业全球碳足迹发展报告,也正在与合作伙伴的磋商构建中。

报告完整版下载

举报
相关阅读

荣耀:绿色环保与科技向善的双螺旋|2025中国上市公司ESG报告洞察

荣耀的ESG实践已走出"政策合规驱动"的初级阶段,进入"战略价值驱动"的高级阶段。随着AI技术在无障碍创新、绿色制造提效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持续深化,其有望在ESG领域形成更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力,为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路径。

21 昨天 16:51

UNGC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走进固德威 开启供应链赋能新篇章

“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立25周年的旗舰项目,旨在遴选在可持续发展、供应链责任担当和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链主企业,通过共享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经验,推动全价值链践行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作为光伏行业绿色转型的领军企业,固德威凭借在绿色制造、智能创新及供应链尽责管理方面的突出实践,成功入选UNGC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

52 09-08 16:09

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2025零碳峰会正式举行

本届大会由第一财经、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191 08-29 23:58

零碳同行者丨任文伟 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区域主任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正在推动能源系统从传统的线性供应向灵活、低碳、高效的智能网络转型。

20 08-26 17:13

零碳同行者丨王萍 龙元天册董事长、CDI绿色双碳百园计划工作小组执行组长

“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深刻揭示了实现碳中和的核心理念:以智慧创新为引擎,驱动绿色能源革命,最终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和状态。

28 08-26 17:1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