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局长李军在发布会上指出,下一步,国资委将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 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要求,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做好稳就业相关工作。
一方面,推动企业通过扩大有效投资、超前储备人才、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等务实举措,努力挖掘招聘规模空间,提供更多见习、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遵循企业经营发展规律,从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出发,积极运用人力资源服务等市场化手段,规范程序、择优录用,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人才成长相互匹配,以高质量招聘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李军介绍,为做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资委进一步督促指导国资央企稳定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
一是提早部署。2022届毕业生招聘工作结束后,国资委认真研判2023年就业形势,提前谋划、及早安排。2022年9月以来,通过多次会议对国资央企招录2023届高校毕业生作出部署,并会同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
二是精心组织。指导中智公司、国投人力公司两家专门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中央企业,充分运用“中智招聘”“国聘”招聘平台,与有关部门一起,组织开展“百家高校行”校园专场春季招聘会、“千校万岗·央企云招聘”、“万企进校园”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强化校企促就业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共举办110余场线上线下双选会,累计3.2万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岗位70万个,接收简历840万份。
三是完善机制。研究制定印发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化招聘机制的规范性文件,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健全完善人才市场化招聘机制,对中央企业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人才提出明确要求,坚决防止就业歧视行为,更好延揽各方面优秀人才。
会议指出,要聚焦人工智能,更加积极抢抓机遇、走在前列。
若干举措的出台实施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通知》要求,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在全国高校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门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经过3至5年持续努力,基本建立覆盖全员、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服务体系,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