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大关,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稳居世界首位。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占全球70%以上,成为首个“物超人”国家。算力规模居全球第二,IPv6流量首次超IPv4,AI大模型竞相亮相。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作用不断彰显。
徐晓兰在致辞中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数字技术供给,激活发展“动力”。深入梳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中,关键产业技术短在哪、长在哪、卡在哪、新在哪,集中优势资源,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数字产业体系,夯实发展“基石”。加快以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深化数字链式转型,释放发展“活力”。以行业应用为牵引,以典型场景为核心,加大以龙头企业为主力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生力军的“链式”数字化转型力度,形成上下游、大中小、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协同发展生态。
本届峰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负责人、行业组织负责人、产业界代表、专家学者以及智库代表等参加峰会。
2024年,中国的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达到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规则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流通和价值实现,进而赋能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全球正处于智能化变革的浪潮之中。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人形机器人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科技高地的焦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制造业亟待升级、教育需求多元化,这些社会现实为其发展提供了沃土。从国际看,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抢占人形机器人市场份额,试图主导产业走向;国内政策大力扶持,资本涌入,产学研紧密合作,一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竞赛悄然展开,它承载着提升生活品质、变革产业结构、彰显科技实力的重任。
202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032万人,也就是说,灵活就业人员占到了全国就业人员的27%,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银行领域,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崭露头角,正逐步成为创新业务的得力工具。它既能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为银行带来全新的业务模式。不过,银行在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的道路上,仍面临技术瓶颈、数据隐私保护等诸多难题。接下来,本文将深度剖析人形机器人在银行领域的发展前景、带来的变革,以及应对挑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