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4日,欧洲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25个基点。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从本月10日起分别上调至3.75%、4.00%和3.25%。
欧洲央行自去年7月以来已连续7次上调关键利率,以期阻止通胀。不过专家预计,要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还需要数年时间。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央行正面临继续抑制通胀还是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的两难选择。
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先后宣布,将减产计划延长到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冲上每桶90美元,这是今年未见的高度。欧洲央行在利率政策上的姿态比美国联储更鹰派一些,但是经济形势的确不理想,甚至有出现滞胀的风险。但是欧洲货币当局此时未必愿意结束政策紧缩,鹰派暂停的机会较大,即一方面暂停加息,而另一方面则继续表达控制通胀的决心。美国的加息周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这里没有预设的政策路径,未来数月的经济数据和形势将决定政策利率的走势,就业增长、工资调整和通胀势头对决策尤为重要。
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经济全球主管表示,9月议息会议结果难以预料,“几乎就像抛硬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