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可精准检测与治疗癌症的纳米粒子

新华社 2023-05-08 14:21:10

责编:金毅

团队基于GQD NT设计的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单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体积下降82%,两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被完全消融。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的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据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消息,该院周欣研究员团队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开发出了一种可智能识别肿瘤的纳米粒子GQD NT。这种纳米粒子通过在肿瘤中不断变形,延长了粒子内的药物在肿瘤中的驻留时间、增强了药物在肿瘤中的穿透性,以极低的药物剂量实现了癌症的长时磁共振成像检测与高效治疗。

据团队专家介绍,药物过量是造成癌症检测与治疗副作用大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现有药物对病灶的靶向不足,难以富集于肿瘤区域,且在病灶部位停留时间短,需要进行大剂量注射以达到预期成像检测与治疗效果。

肿瘤微环境诱导纳米粒子GQD NT变形。(资料图片)

据悉,GQD NT是一种模块化自组装纳米粒子,可以使用十分简易的步骤将药物分子封装于其中,通过肿瘤微环境促发GQD NT变形,逐步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浓度。小鼠实验发现,GQD NT在癌症检测中的造影剂使用量仅为现有临床技术的6%至22%。在注射后4至36小时内,肿瘤部位的造影剂与正常组织对比度高,边界明显,极大延长了磁共振成像时间。

团队基于GQD NT设计的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单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体积下降82%,两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被完全消融。实验中,光敏药物的总剂量降至1.76至3.50微摩尔/千克的极低水平,与文献报道相比降低了90%(单次治疗)至95%(两次治疗),且所用的低剂量激光不会造成皮肤损伤,有望克服光动力学治疗中光敏药物过量的问题。

举报
相关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建议完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保障支付政策

我国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乳房重建率仍较低(10%),和国际上很多国家(40%-50%)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03-04 14:47

科普|世卫组织预测2050年癌症诊断数将达3500万例,死亡率会随之上升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上周五发布的一项最新预估,到2050年,全球癌症诊断数将达到3500万例,较2022年诊断出的2000万例增加77%。

02-04 17:20

当年轻人带癌上班:直面歧视、孤独与脱轨人生

癌症患者中,许多年轻人需要在面对癌症治疗费用和社会歧视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以支撑家庭。他们无法像老年患者那样缩小自己的世界,需要在职场挤出一条生存的空间。他们可能面临的困难包括被歧视、无法应对加班、难以维持人际联结等。癌症患者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面对死亡的态度,他们如何在知道死亡的形状后,度过剩下的一生。

2023-12-15 13:04

发力尖端医疗市场,日企关注“健康中国2030”新机遇

WHO预测,亚洲是医疗健康产业重要的消费市场。

2023-12-12 14:06

对话英矽智能联合CEO:“AI制药”有望打破创新药内卷

任峰表示,有了AI辅助,可以充分利用患者组学数据,针对特定疾病发现可靠的潜力靶点。如果有100个PD-1这样的明星靶点,就不需要内卷了,各大药企分散来推进研发就好了。

2023-11-19 21:2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