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海外市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联储利率前景迷雾渐浓,信贷条件收紧影响成关键

第一财经 2023-05-08 15:09:06

作者:胡弋杰    责编:冯迪凡

高盛集团估计,银行贷款的广泛收缩可能会使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

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部分经济数据依然呈现韧性,这给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再次蒙上一层迷雾。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银行业风险的持续发酵可能导致银行进一步收紧信贷条件,加之利率已升至2007年夏季以来最高水平,都增加了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另一些人则对美国经济前景抱乐观态度,原因是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支出依然强劲,同时就业市场依然坚挺。

“最近两次加息都太疯狂了。”知名股票策略师、亚德尼研究公司创始人埃德·亚德尼(Ed Yardeni)说,“美联储真的会引发一个‘反复发作’的问题。”

过去两个月里,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相继倒闭,市场对银行业健康状况的担忧挥之不去。尽管美联储鲍威尔对年内降息的预期予以驳斥,债券投资者仍然押注美联储将迫于金融稳定压力转向降息。

亚德尼说:“他尽力让市场参与者相信,美联储不会降息,而是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不变,市场则预计经济将硬着陆。”

华尔街(第一财经记者摄)

非农就业数据打压降息预期

美国劳工部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3.4%,与1月同处该指标自1969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5.3万,显著高于市场预期,凸显出尽管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美国劳动力市场仍具韧性。

贝莱德高级投资组合经理罗森博格(Jeffrey Rosenberg)当天表示,“从今天的报告来看,劳动力市场没有出现债券市场预期的,美联储期望的那种放缓”。

数据公布后,与美联储会议日期对应的互换合约显示,市场预期利率会维持不变直至9月份,年底前将降息至少两次。在此之间,市场完全定价了美联储到7月会降息。

道明证券全球利率策略主管米斯拉(Priya Misra)表示,“预计降息预期会下降,但劳动力市场是经济的一个滞后指标,我们知道银行正在收紧贷款标准”。

AmeriVet Securities美国利率交易和策略主管法拉内洛(Gregory Faranello)表示,“如果你看看最近的数据,会发现除非有系统性的因素迫使他们这样做,否则美联储短期内不可能降息”。然而,在就业数据发布后,他提到针对短期美债的买盘值得注意,因为“收益率远低于联邦基金利率。说明人们对银行业感到紧张”。

信贷紧缩是经济前景的最大威胁

随着加息影响逐渐显现,最近三家中型银行倒闭导致家庭和企业信贷条件收紧,更是增大了美国经济今年陷入衰退的风险。

高盛集团估计,银行贷款的广泛收缩可能会使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而这可能足以导致经济衰退。根据美联储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更新的经济预测,美联储官员预计2023年全年美国的GDP增长仅为0.4%。

在上个月欧洲交易科技(Trade Tech Europe)主办的金融会议上,两位资产管理公司高管说,对美国经济前景最大的威胁是信贷紧缩还没有完全传递到金融系统。

富达投资董事会主席博舍尔(Romain Boscher)说,对经济的“最大威胁”是“真正的、显而易见的信贷紧缩”。该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约4.5万亿美元。

“经济同时受到了多方面的攻击,我们看到信贷条件在过去一个月左右急剧收紧,”纽约梅隆投资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英国央行前官员达尔(Shamik Dhar)说。

达尔说,如果信贷条件收得足够紧,美国将在今年下半年陷入衰退。

美联储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在4月底降至近两年最低位,而银行提供的整体信贷却在创纪录水平的未偿还贷款和租赁带动下有所上升。

在截至4月26日的当周,经非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存款下降至约17.1万亿美元,较前一周减少约1200亿美元。这是自2021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比3月份硅谷银行倒闭前一周减少了5000多亿美元。

其中,美国大型银行存款从一周前的10.61万亿美元降至10.54万亿美元。小型银行的存款总额为5.32万亿美元,而前一周为5.34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银行体系信贷总额尚未显示出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原本预计会出现的收缩。

在贷款和租赁增加的带动下,银行系统信贷总额连续第二周上升,至17.37万亿美元。经非季节性因素调整后,贷款和租赁规模从前一周的12.07万亿美元增至12.1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尽管如此,近几个月来贷款增长已经趋于平缓,年增长率已从去年末的两位数降至4月底的9%左右,这表明金融条件紧缩开始抑制银行信贷。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