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否意味着新冠病毒流行结束了?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
5月8日,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了,更不意味着我们对新冠疫情就可以放任不管了,而是表明,以人类目前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这种危害,还要继续做好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以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梁万年表示,接下来还要继续坚持必须的防控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需要进一步健全监测网络,加强监测能力,合理布局监测哨点,做好预警和风险的研判工作。
二是继续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新冠疫苗对防重症、防死亡,乃至更有效的防控疫情的传播,都是有价值的,需要予以坚持。
三是继续强化临床管理和救治能力,特别是对重症的救治能力。
四是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加强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相关物资储备等。
五是加强继续教育和风险沟通,公众应继续保持好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
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基础亟需加强。
中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国家卫健委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活动。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今年冬春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呈现交替或叠加流行的态势,都是由已知病原所引起,没有出现新发的传染病。预计今年整个流行强度和就诊压力不会高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