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在发布会上介绍,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的构成也受国际影响明显增大。从监测数据看,今年4月下旬,在输入病例当中,XBB系列变异株的构成已经达到了97.5%,与全球的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基本保持一致。在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的占比,自今年2月份明显升高,从2月中旬的0.2%增长到了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亚分支合计占比约25%。目前,我国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经变成XBB系列变异株。
陈操指出,XBB系列变异株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全球优势的流行株。
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包括XBB变异株在内的正在流行的这些变异株,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变化。中疾控将继续做好哨点医院确认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变异株的监测工作,特别是重症、死亡病例和特殊人群的变异株的监测,会同海关部门做好输入变异株的监测。同时,我国已经建立了多渠道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哨点医院、发热门诊,还有重点场所、城市污水等开展疫情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风险信号,各地的疾控部门将会边核实、边评估、边预警、边处置。
BA.2.86可能是一只“纸老虎”,并不像人们担心的那么严重,可能难以引起一波新的感染高潮。
新变异株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XXB.1.5相比,发生了36个突变。但该变异株是否能够在竞争中击败其他病毒株,或者在逃避先前感染或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方面具有优势,还有待观察。
Moderna公司正在研发的新版本的新冠疫苗在临床试验中针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EG.5变异株以及另一种变异株FL1.5.1变异株产生了强大的免疫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将在美国、中国等国家传播的新冠新变异株EG.5归类为“感兴趣的变种”。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EG.5正推动该国新冠住院率上升。
相比6月份,7月份全国报告的新增新冠重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分别环比减少了1513例,17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