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0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最新数据,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4.9%,创2021年4月以来的最小涨幅,较前一月下滑0.1个百分点,也低于预期值5.0%。该指标曾于去年6月达到峰值9%,此后连续下降十个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长5.5%,符合市场预期,前值为5.6%。
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当市场中物价的总体水平上升,意味着当地的物价飞涨,便发生了通胀现象。CPI下降则表示当地的商品价格下降,通胀率变低。可以说,物价的消费指数是衡量经济通货膨胀率的重要指标。
在当天的采访中,标普全球经济学家Paul Gruenwald指出,美国4月CPI数据有所下降,但仍远远高于2%的通胀目标。物价上涨的速度已有所放缓,但总体价格仍然很高,削减了人们的购买力。他表示,“我们正在赢得一些小战役,但还没有打赢对抗通胀的战争。”
美国CPI涨幅连续十个月下降 经济学家:仍未打赢对抗通胀的战争。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如果通胀率真的无痛下降到2%,我们应该庆祝,并对标准经济模型进行更严肃的反省。但如果做不到,美联储将需要准备好加大力度才能将通胀降至可接受区间。
鲍威尔有一句话泄露了他的秘笈,通胀指标下降让老百姓感受变好,老百信于是就相信通胀会下来,只要相信了他们自己就会把通胀搞下来。宏观经济管理也许真的就是预期管理。
美联储关于未来会否停止加息的信号,可能比多数投资者预期的更有限。
今年有三重边际变化导致美元下跌,但未来演进路径仍不确定,判断美元进入新的贬值周期或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