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CPI和PPI数据。“4月国内物价总水平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相对低位运行只是季节性、暂时性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郭丽岩认为,我国CPI指数中,食品和能源权重较高,去年同期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能源和粮食价格基数较高,使得今年物价涨幅数据低,没必要过度担忧通缩或通胀问题。她表示,展望今年全年,我国物价总水平将在合理区间小幅温和波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远鸿表示,今年以来,CPI月度同比涨幅回落,PPI降幅扩大,物价呈现低位运行态势,但价格总水平未出现普遍和持续性下降。我们预计,接下来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加之基数效应减弱,CPI和PPI涨幅将在三四季度逐步走高,全年物价呈现‘V’形走势。”(上海证券报)
随着扩大内需、反内卷、发展新动能等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供需关系趋于改善。
货币支持政策要更加瞄准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消费领域的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基础强化,以及消费者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持续性等。
巩固经济企稳向好趋势,不是回归到投资驱动的传统轨道,也不是继续刺激消费,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消费与储蓄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人们的需求弹性,真正营造一个消费友好型制度环境。
企业招聘趋谨慎。
扩内需、治内卷有望畅通经济循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