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抖音、快手、京东、淘宝、美团、饿了么等为代表的平台企业,2021年为中国净创造就业约2.4亿,为当年约27%的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康在2023数字经济(东湖)论坛上演讲时称,平台在助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就业稳定器作用。
谢康随后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就业呈现“双模式”机制,即内涵式创造就业与外延式带动就业机制。内涵式创造就业指的是平台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创造新兴就业岗位等而增加的就业。例如,小程序开发师、网络主播、私域增长师、区块链工程师等,形成“从无到有”式的就业增加方式,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平台创造新职业和新岗位,衍生新商业模式,构建新业态。
外延式带动就业是指平台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促进规模扩大所拉动的就业。例如,从传统的邮政邮递员扩大为快递公司快递员、平台骑手等,形成“从有到多”式的就业扩大方式,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平台促进产业规模化扩张。
据其测算,2021年,以微信、淘宝为代表的平台企业内涵式直接创造就业约9000万,内涵式间接创造就业约2.4亿,外延式带动就业约1200万。同时,平台就业替代规模约1.02亿,两者相抵,净创造就业约2.4亿。
“互联网平台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多种灵活就业的社会选择,最大化地提升了个人的自由选择程度,构成平台促进就业的区域均衡与社会公平的重要社会基础。”谢康说,调研发现,平台推动就业的产业与行业结构升级;平台通过优化就业技能结构促进了就业人力资本提升,培养了越来越多具有数字化素养的社会劳动者;平台促进了就业的区域均衡与社会公平,尤其是推动就业向三四五线城市下沉,在弥合城乡差距方面体现出平台“惠而不费”特征。而人力资本的提升也能进一步促进就业的产业与行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均衡与社会公平,从而更有助于实现统筹创新与效率,协调与公平的经济高质量增长。
谢康建议,要将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作为稳就业的的重要抓手来看待,认识到其对缓解青年人就业压力发挥的积极作用,鼓励全社会依托平台创新创业,获得就业机会增加收入;鼓励平台企业持续创新,加强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多新就业岗位;鼓励平台企业关注并满足大量低技能群体的学习需求,进一步缩小劳动力的技能差距;推动平台企业从自身特点出发,吸纳弱势群体就业,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经济增长的公平性等。
多位商家将目光投向了外卖和线上销售渠道。
外卖小哥既熟悉餐饮行业的运作模式,了解商家的真实状况,又可以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能够对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发挥更直接的监督作用。
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低价”成为了平台业绩增长的驱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海底捞没有大举开店,从门店数量来看,海底捞上半年共新开11家餐厅。
第一财经记者查看外卖平台店铺的商家从业资质发现,不同商家共用一个公司名称、地址申请营业执照的情况十分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