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与保尔森基金会北京代表处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万科公益基金会与红树林基金会特别支持的“‘生’动城市——向世界级的生态友好城市迈进”国际研讨会在深圳大梅沙万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百余位来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媒体的中外嘉宾线上线下参会。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姚任,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温迪·保尔森,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万科集团创始人主席王石在开幕式上致辞。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姚任表示,本次活动聚焦超大型城市可持续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创新与商业模式等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话题,中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进城市生态安全体系构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学习和交流国际先进经验,意义重大。
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温迪·保尔森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每个城市都应该致力成为自然友好型城市,而不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造成威胁。这也是为什么此次研讨会如此重要的原因。
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在发言中介绍了爱尔兰在促进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领域的承诺和行动,并介绍了“自然大使”倡议。她表示,该倡议旨在促进所有成员国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使其成为行动指南,指引人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生态多样、友好。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席王石表示,深圳作为“生”动城市建设的典范,在中国和国际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未来我们将持续生态保护领域的解决方案,共同为人类更美好的星球保护做贡献。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英国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著名鸟类学家马敬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和海洋生态环境处二级调研员林振团,康奈尔大学鸟类实验室高级专家安德鲁·法恩斯沃恩,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埃里克·斯旺森,红树林基金会发起人、荣誉理事长孙莉莉,世界资源研究所专家都志杰与保尔森基金会顾问唐瑞围绕“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友好型基础设施”分享了真知灼见。
保尔森基金会自然环境保护项目总监牛红卫主持了“商业与自然”主题讨论。她表示,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从根本上都依赖自然资本,包括生物多样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研究报告评估,全球年度GDP的一半(约44万亿美元)高度或中度依赖自然资源。自然资本的大量丧失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动荡,影响商业绩效。因此,政府、企业和投资者都迫切需要关注商业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可持续发展共商理事会中国区主任、商业自然联盟顾问周卫东,自然相关披露工作组联合主席大卫·克雷格就企业如何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商业活动对自然的影响等相关话题分享了观点和建议。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董事长叶青、深创投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陈梅、耐克大中华可持续发展总监李凡、腾讯生态环保项目经理邓雯洁、比亚迪出海办公室副总监魏星分享了各自企业在商业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创新案例。
面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双重危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创新性、变革性的解决方案。此次国际研讨会的召开适逢“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征集之际,该奖项由保尔森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合作主办,表彰中国境内具有创新性、可复制性、兼具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全球最为紧迫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挑战。 “保尔森奖”得到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美国商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2023年“保尔森奖”申报工作将于6月30日截止。
这些“脚手架”的开源有利于之后的生态搭建。
纵观长江经济带各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新版总体规划,不难发现各地重要核心发生转向——从开发优先到生态本底约束。
11月16日,2024“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研讨会以“以人为本,建设全龄友好城市”为主题,围绕“营造青年活力街区”“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适老化友好型城市”三个专题展开。
纯血鸿蒙四个月更新15个版本。
被视为“长江之魂”的中华鲟,能迎来命运的转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