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间,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发文称,一个有基本常识的汽车企业,在产品立项的时候普遍会把产品的稳定毛利率设定在15%-25%之间(对应标准定价的零售价格,而不是促销降价后的销售价格),最差也不会低于15%的毛利率(代理模式则需要把经销商的销售毛利率也计算进来)。
李想称,至于最终的实际毛利率远低于产品规划的目标,普遍有四个原因:第一,销量远不及预期(非常高的单车分摊成本);第二,零部件成本的市场波动(比如碳酸锂带来的电池涨价);第三,竞争造成的大幅降价;第四,吃里扒外的采购太多。
李想认为,产品毛利率远低于预期,毛利率波动较大,并不是企业定价良心,而是需要改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及持续扩大规模。达到千亿级别的收入规模后,15%-25%的产品毛利率是一个健康生存的汽车企业的基准要求,销量领先的比亚迪、特斯拉都是如此。
他表示,这是仅针对整个行业的看法,不针对任何企业。
一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激战拉开序幕。
一图速览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2024年,二线豪华车格局已经被蔚来、极氪重塑。
小米尚未和其他头部新势力车企一样,大规模建设自营的充电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