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支持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发展,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近年来,尤其是疫情以来,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正成为驱动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产业互联网的蓝海正在形成。要充分发挥上海产业体系完整、市场容量大、交通便利程度高,以及国际国内各类市场信息汇聚的优势,通过发展一批重量级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企业,更好服务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实体经济是核心,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支撑帮助企业提升在研发、采销、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的资源配置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生态是重点,要形成梯度培育清单,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是关键,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强化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撑,强化基于数据和流程的事中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相关风险。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并指出,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要持续补短板、锻优势,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为上海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夯实基础。要抢抓机遇,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充分发挥承接国家战略任务优势,积极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推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试点落地,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要对标一流,全力推动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快集聚和培育头部平台企业,不断壮大市场主体,持续做优做强生态圈。要精准施策,持续优化监管服务,着重在提高商检、清关、物流效率上下功夫,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快提升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能级,不断优化跨境资金结算等服务,引导企业增强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守牢安全底线。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跨境电商+产业带”已催生多个出海新路径。
中国供应链在全世界依旧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美国的中小企业很难转移供应链,短期也很难找到中国以外的供应商。
美方取消对华小额免税政策,改变不了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势头,我们愿意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共同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悉,首批参加的20家跨境电商平台包括全球速卖通、Lazada、Daraz、淘宝出海、阿里国际站、亚马逊、集酷、Voghion、中国制造网、义采宝、Inniverse、毛衫派、得物、OTTO、日本乐天、新蛋、Shopee、Wildberries、Egatee、OzonGlobal。
随着商务部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多个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出口转内销的扶持政策,外贸人在挑战中也迎来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