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消费增长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下阶段,要继续推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落实好促消费各项政策,积极恢复和扩大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对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从5月份情况看,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虽然比上月有所回落,主要还是上年基数抬升的影响,市场销售增势平稳。从累计看,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比1-4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42%,比上月有所加快。从主要特点看:
一是服务消费较快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以来,居民接触型聚集型服务消费较快恢复,加之“五一”假期效应带动明显,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较快增长。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5.1%,电影票房收入成倍增长;“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收入、营业性演出场次都是大幅增加。
二是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恢复。商品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5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4%和27.4%。
三是网上零售增长加快。1-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8%,比1-4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持续较快增长。线上消费对市场销售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
四是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持续增长。随着汽车销售进入到旺季,部分地区加大补贴力度,汽车销售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2%。新能源汽车零售增长也是比较快。
付凌晖称,总的看,我国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态势持续,有利于推动经济整体好转。我国消费恢复向好。
随着扩大内需、反内卷、发展新动能等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供需关系趋于改善。
货币支持政策要更加瞄准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消费领域的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基础强化,以及消费者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持续性等。
总的来看,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巩固经济企稳向好趋势,不是回归到投资驱动的传统轨道,也不是继续刺激消费,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消费与储蓄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人们的需求弹性,真正营造一个消费友好型制度环境。
企业招聘趋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