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对瑞士信贷(下称“瑞信”)的紧急收购之后,瑞银恐将一并接盘数亿美元罚款。
当地时间19日,外媒引述知情人士称,瑞士、美国和英国监管机构已经完成对瑞信与Archegos Capital爆仓事件相关的不当操作调查,作为瑞信的新东家,瑞银将承接相关惩处。
第一财经记者向瑞银方面询问上述消息是否属实,该行不予置评。
或接盘数亿美元罚款
2021年3月,家族办公室Archegos Capital破产牵连多家为其提供经纪服务的华尔街大行,总计损失逾百亿美元,其中瑞信以55亿美元亏损成为最大输家,该笔损失也成该行有史以来的最大败笔,瑞银也在这一事件中亏损近9亿美元。
据四名知情人士透露,瑞银此前已要求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美联储和英国审慎监管局(PRA)于7月底公布联合调查结果及处罚措施,但受收购案的影响,公布时间可能会被延后。
其中一位知情者称,美联储对瑞信的罚款可能高达3亿美元,英国PRA或处以至多1亿英镑罚款,FINMA虽无权对金融机构开出罚单,但计划就相关事件发布报告。瑞银和上述三国监管方的和解谈判还在进行中,罚款金额存在降低的可能性。
外媒报道称,瑞银早在5月就已拨备40亿美元准备金,用于支付与收购瑞信相关的监管和诉讼成本。
太一资本管理研究部董事汤丽鸿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时表示:“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前销售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导致的相关诉讼,瑞银已于一季度作出6.7亿美元拨备,如果叠加Archegos Capital爆仓事件的罚款,将加重瑞银拨备负担,进一步影响公司现金流。”
固利资产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全宇则并不担心,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监管机构处罚主要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两家银行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约为1.6万亿美元,相形之下,罚款数额渺小,相信对该行的财务状况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资本充足率或承压
12日,瑞银公告称,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将瑞信收入麾下,合并后的实体将作为一个银行集团运营。此后,瑞信股票将从瑞士证券交易所退市,瑞信美国存托股份(ADS)也不再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
上述合并意味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最大单合并案落幕,并创造了一个拥有5万亿美元投资资产的全球财富管理巨头,而拥有167年历史的瑞信作为独立银行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瑞银于4月底披露一季度财报,营收录得8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7%;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锐减52%至10.3亿美元,远不及市场预期值17.5亿美元;营收支出也按年增加9%。
汤丽鸿解释称,净利腰斩、支出上升正是受累于拨备增加,瑞银瑞信合并事宜以及后续潜在处罚将进一步拖累瑞银财务表现。“Archegos Capital爆仓事件会对瑞银偿付能力指标,即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CET1)构成压力,上季末该行CET1为13.9%,较去年同期14.1%有所下降,预估今年全年该指标会降至13%以下。”汤丽鸿说。
美国MBS以及Archegos Capital相关诉讼仅是瑞银面临的其中两个悬而未决的法律和监管问题,除此之外,还涉及已倒闭金融机构Greensill Capital的诉讼、一起美国逃税案等。
据瑞银发送给第一财经记者的声明,预计该行二季度CET1约为14%,且今年全年都将维持这一水平附近。而瑞信的经营亏损和重大重组费用将被风险加权资产(RWA)减少所抵消。
全宇表示,巴塞尔协议III对全球商业银行CET1最低要求为4.5%,总资本充足率要求是8%,目前瑞银CET1水平远高于监管最低限度,故资本状况尚属健康。
瑞银计划把并购瑞信后的员工总数裁减大约30%,即3.5万人。原瑞信员工数量现为大约4.5万人。
该委员会旨在了解瑞士联邦政府宣布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的原因,并确定责任人以调查瑞银对瑞信的紧急收购。
瑞银集团在公告中说,收购完成后,瑞信的股票和美国存托股票将从瑞士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交所退市。
过去一周,市场在经历了5月8日的“中特估”大爆发(个别银行股涨停)后,又陷入了连日的回调,究竟涨了小半年的“中特估”还能否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