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日期间,上海消费市场总体销售平稳、安全有序。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节日期间(6月21日至23日3天),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约180亿元。其中,餐饮和住宿业态增长较为明显,餐饮业支付金额27.8亿元,同比2022年节日同期增长104.4%;住宿业支付金额13.2亿元,同比2022年节日同期增长31.1%。监测35个重点商圈的线下客流总量达到1372万人次,同比2022年节日同期增长1.5倍,基本与2019年节日同期水平持平。另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外来消费发生消费金额为79.7亿元,次数631.9万人次,同比2022年节日同期分别增长2.7倍和2.3倍,同比2019年节日同期分别增长22.8%和18.9%。长三角地区来沪消费占外来消费比重较高,江苏、浙江、广东消费人次分别占比达16.1%、8.5%和8.3%,位居前三位。
从各大商业企业来看,新世界大丸百货销售额同比增长1.7倍;豫园销售额同比增长3.7倍;瑞虹天地销售额同比增长2.4倍;今潮8弄销售额同比增长2.5倍;南翔印象城节日期间日均客流超10万人次。
节日前夕,市区两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前制定了节日安全预案。节日期间,市商务委重点加强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和督导排查,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燃气、消防、特种设备、电气线路等安全检查,加大力度部署做好“五五购物节”等重大节庆促消费安全,确保节日消费市场安全有序。蔬菜集团、良友集团、水产集团、上农批等重点企业,积极做好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工作,确保主副食品供应量足价稳。据监测数据显示,节日期间(6月21日至23日),上海主副食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蔬菜批发价格略有回落,猪肉批发价格继续低位运行。
龚正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支撑,也是率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议宣读了新一轮研究基地和特聘研究员名单,举行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研究丛书揭幕式。
携手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
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真正掌握看家本领。
古沛勤爵士表示,协会积极参与英中两国在各行业交流合作,支持英国对华贸易和投资的增长。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