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召开。记者会上获悉,目前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已成为首都两大支柱产业,下一步,北京市将以深化数字产业化和金融数字化为主线,聚焦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发挥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协同效应,建设全球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维久介绍,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高度重视数字金融的发展,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注重激发“金融+科技+数据”要素形成的倍增效应,目前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已成为首都两大支柱产业,全市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金融业占比超过20%,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特征明显。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出更高要求。”赵维久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全面服务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更多场景试点应用,持续推动移动支付产品协同发展,探索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更多应用。支持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和安全性。培育金融科技领军企业。重视数字金融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数据资产的价值发现、确权、定价等方面积极探索。
北京市还将加强应用场景拓展和对接。搭建完善对接和服务平台,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发布机制,拓展数字金融场景应用体验,积极建设联合创新实验室,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和产品服务创新,重点推动数字技术在客户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数据管理、企业融资和投资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强化监管科技应用方面,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北京市将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等“监管沙箱”试点,服务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开展穿透式监管,按照业务实质实施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筑牢金融与科技的风险“防火墙”。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会议指出,坚守安全底线,国库监督效能不断提高;加强系统建设,大力提升国库信息化水平
北京艺博会将于5月22日至25日在农业展览馆举行,以“凹凸”为主题,汇聚全球12个国家的32个城市121家参展机构,展示艺术多样性,并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合作发起“北京艺术季”。
"即买即退"政策通过吸引境外游客在华消费,提升人民币国际结算地位,并促进国内商品外销增长和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成为应对“关税风波”的重要策略。
李强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