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国新办就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举行发布会,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回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实施期已经结束的政策工具,存量余额还将继续发挥政策效果,确保银行体系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不减弱,必要时还可再创设新的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精准的金融支持。
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处于疫情转段后恢复的通道上。一方面,实体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是个动态的循环体系,这个恢复就需要一个过程,要有信心和耐心。另外一方面,内生动力仍然是偏弱,因为当前我国处在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房地产、基建这些旧的增长动能在减弱,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新动能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市场主体对经济前景的感受难免也会有一定差异。
邹澜表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支持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总体看,近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应对各种新挑战、新变化。后续,央行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的需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和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同时,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落实好调增的2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继续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加大对小微、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继续推动房企纾困专项贷款和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落地生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自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
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
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
自5月8日起,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25%、2.40%、2.75%。
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