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ChinaJoy上的新面孔,是什么让他们“跨界”

第一财经 2023-07-29 16:58:26

作者:缪琦    责编:杨志

跨界者的动力,除了通过周边产品的延伸来增强自身的品牌力之外,最大的因素莫过于足够年轻的人流。

这大概是年轻人参与比例最高的一场展会了。

7月28日,2023年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时隔两年重回线下。在开幕首日的下午四点,当天闭馆前的最后一个小时,现场仍然拥拥攘攘。年轻的参观者有的打扮成动漫中的角色,有的背着不同游戏厂商的环保袋和礼品,不知疲倦地穿梭在拥挤的人潮中。

根据官方信息,今年的ChinaJoy共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企业参展,其中外资企业的占比约为30%,整体展出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作为全球数字娱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ChinaJoy向来是数字娱乐产业的风向标,也受到了游戏、动漫、音乐、电竞、数字娱乐等领域的爱好者及广大年轻群体的关注。

这样的特性,让这场盛会吸引了大量“跨界”而来的新面孔。

“现场的氛围很好,年轻人非常多,国内包含动漫、手办、游戏卡牌在内的整个产业生态都很完善。”第一次参加ChinaJoy的全球电商平台eBay国际跨境贸易事业部销售与品类管理总经理庞涛告诉第一财经,年轻的客群是吸引他们参展的第一大动力。

除此之外,他提出,近年来全球收藏品与文创市场持续繁荣,尤其是在过去三年中,大量收藏品从传统线下渠道转移到线上交易。而对比其他国家,中国的市场属于方兴未艾的高速增长期,随着中国IP的发展和出海趋势增强,这一领域的出口存在巨大的空间,也让可以提供平台和更好服务的他们看到了机遇。

作为以拍卖为交易形式之一的跨境电商平台,eBay是全球领先的收藏品交易平台,其中,钱币邮票等传统收藏品、收藏游戏卡、体育类卡牌和纪念品,以及动漫手办长期是最受欢迎的类目。

根据庞涛的观察,以卡牌类收藏品为例,过去传统的产业链主要在欧美和日本,如今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中国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潮流品牌,本土的游戏、动漫类企业也在加速“出海”。一方面,中国的艺术文创品牌和海外相比,融合了东方的文化与美感,有其独特性,在海外市场受到了一批消费者的追捧;另一方面,中国具备强大的产业链,在科技和生产力的支撑中,IP落地成产品变得颇具竞争力,“卡牌看起来是小小的,但其实是有科技含量的,而中国制造能力很有后劲”。

他举例说,中国不仅拥有自己的IP,也会购买海外的IP,“比如有家企业经大英博物馆的IP授权,制作的相关卡牌就在平台上卖得火爆”。

如何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的产业链中,庞涛认为,需要利用海外具有信誉的认证企业来为中国的产品背书,毕竟这一类目在发达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为此,在本届ChinaJoy上,eBay与全球知名的收藏品鉴定认证服务机构Certified Collectibles Group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旨在依托双方优势资源,针对收藏卡、钱币、收藏玩具(手办)、漫画品类收藏品,在认证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增强中国藏品的国际市场认可度,助力中国收藏品与文创产业出海。

除了eBay这样的国际贸易平台,盒马、美团、得物、Soul这类不做游戏产业的零售或社交平台,甚至像东鹏特饮这样的饮料品牌也出现在了ChinaJoy的现场。

同样是首次参展的盒马,在开幕当天吸引的参与者就已排起了长队。“就是想来和年轻人一起来玩一下,也想让大家知道,盒马面向的不只是中高收入的城市白领人群。”盒马展位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盒马看中了ChinaJoy巨大且足够年轻的人流。展区以《盒马王国之人间菜场》为主题,观众在展区内完成多项互动内容,即可凭借积分获得奖品。当天准备的1000张参与互动售卡,一个小时就发完了一半,也不得不通过临时加印来保障整场活动的顺利进行。

跨界者的动力,除了通过周边产品的延伸来增强自身的品牌力之外,最大的因素莫过于现场不断涌入的年轻客流。根据公开数据,以2022年为例,ChinaJoy的核心受众中20~24岁、25~29岁年轻人占比最高,分别达到30.75%和26.09%,此外还有6.65%的核心受众年龄在19岁以下。

当然,大量的游戏和手机厂商更没有理由不重视这场年轻人的狂欢。在全球游戏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我国游戏产业正逐渐走出低谷,呈现上升态势。

7月27日发布的《202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规模为1442.63亿元,同比下降2.39%,环比增长22.2%,市场回暖趋势明显,预计下半年将会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同期,我国游戏用户规模为6.68亿,同比增长0.35%,达到历史新高点。(文中配图均为本文作者缪琦拍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