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很热烈,上周沪深300涨幅超过4.4%,最近肉眼可见的一次大涨,还要追溯到2022年11月份。
市场大涨,我们该怎么办呢,要不要加仓?加了仓,会不会变成“加仓又错”!但如果不追,传说中的大行情就此启动该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如果你一直这么想下去,基本会进入一种死循环的状态,马上会感到CPU不足。
投资理财中的“胜率”和“赔率”
事实上对于市场未来走势的研究,自股市发明以来,一直吸引着大量的能人志士前赴后继,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是汗牛充栋,但可以说最终证明都没啥用,你看没有哪个成功的投资者,是通过简单的预判市场走势获胜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市场是一个人,你和他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如果你总能猜对的话,这个叫“市场”的人就不会和你玩了;当然他也不会让你每次都输,否则你就不会和他玩了,所以总有那么几次让你猜对了,这样游戏才能持续。所以会“有输有赢”,这是投资的常态,你无法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来把大的把所有的钱都赚了。
而有输有赢的总成果,才是投资收益。如果“赢”的次数比“输”的次数多,那投资收益率就能提高,这个就是所谓的“胜率”;在胜率不变的情况下,“赢”的时候赚得多,“输”的时候赔得少,也能提高投资收益率,这个就是“赔率”。
专业的投资者,如基金经理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希望提高胜率和赔率,准确地说是提高“胜率和赔率”的乘积,所以基金经理能提供一个收益率(一般以“年化收益率”来表示),因为不是每个投资判断都能赚钱,所以就会产生亏损(一般用“最大回撤”和“年化波动率”来表示)。
前面讲的是投资的逻辑,针对的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投资者;对于绝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来讲,特别是以基金等金融产品作为投资标的的理财者来讲,是否能适应呢?
其实基金理财,也有一个“胜率”和“赔率”的问题。
现在是否要加仓:“胜率”分析
首先是胜率,如何提高理财的胜率,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看两个比例,这个两个比例都是现成的数据,不需要预测。
第一个比例,是我们自己的仓位。比如我们可以投资股票类产品的金额是100万,那你看看现在的金额是多少,如果是60万的股票类资产,那我们的有效仓位是60%,还有40%的加仓空间。
第二个比例是,股票类资产的估值百分位。现在无论是哪个指数,历史的估值百分位都在50%以下,比如沪深300是在40%,上证综指是在43%,总之相对过去5年的历史,目前市场是被低估的。
在仓位和估值双低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加仓,胜率是比较高的,因为这个加仓,不可能“又错”。比如你现在加仓20%,就是从60%提高到80%仓位,如果市场继续上涨,那是不是很哇塞,简直是“加仓就赚”;但市场也有可能继续跌啊,但市场越跌,股票类资产越跌越便宜,你还可以继续加仓,用更便宜的价格买你本该买的资产,也没啥问题啊。
这个就是“判断”和“应对”的区别。“判断”是对未来的猜测,对错取决于未来市场涨跌;而应对,是对于现有情况的评估,就是无论市场涨跌,都不会错。所以说“应对优于判断”,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选择什么行业:“赔率”分析
如果选择加仓,接下来的问题是加什么方向,这个本质上是赔率的问题,就是配置哪个方向会更加合算?
同样的逻辑,我们如果去判断哪个行业未来会涨得最快,又会陷于“加仓又措”的囧境。那应对的方法,还是“缺啥补啥”+“低价优先”两大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现有仓位的行业配置情况。我们一般可以把股票类资产分为5大类,金融、消费、周期、制造、科技,当然也有别的分类方法,但大同小异,通常出现的问题不在于怎么分类,而是不管怎么分,一般人都无法知道自己的股票类资产的行业分布,这个就像我们去医院治病,连血压都没法测量到。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借助基于金融工程的专业系统,可以准确地分析出客户所持有的一堆产品中,里面的各个行业的比重。
然后我们就要看哪些行业是低配的。就是配置比例低于市场的标准水平,比如医药行业在整个市场的比重大约在15%,如果你发觉你所买基金里面的医药行业占比只有5%,那就是低配了10%。
最后,再看一下各个行业的历史估值水平。哪些行业估值越低,哪些行业低配越多,就是你应该加仓的方向。
这样做的好处,也同样避免了去追逐未来行业的涨跌,应对自如,当然你是愿意配指数基金、还是配主动基金,就是第三个层面(选择基金)的问题了,如果前面两个大问题,资产配置的大贝塔和行业方向的小贝塔都解决的不错,这个阿尔法的问题是最不重要的。
本来想写一篇吸引眼球的蹭热度文章,最后又写成了一篇“讲道理”的逻辑分析,实际上我内心有一个执念,就是讲过的话,不要错。和《孙子兵法》的逻辑类似,不败而战,也是投资理财的精髓。
(杨晓东为首席金融学院副院长,晓东财道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