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海外市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债洪峰来袭!美国本季发债万亿美元,银行系统“压力山大”

第一财经 2023-08-01 16:42:12

作者:胡弋杰    责编:冯迪凡

在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已有5家美国银行倒闭。

随着美国财政部中长期债券发行开始放量,美国银行系统流动性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为应对不断恶化的财政赤字并继续提供给现金缓冲,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7月31日发布声明表示,预计第三季度有价债券发行净额将达到1.007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比5月初时的预估值高出2740亿美元。这个数字几乎超出了所有华尔街机构的预期,摩根大通此前的估计数字是7960亿美元,而Wrightson ICAP首席分析师克兰德尔(Lou Crandall)则预计为8850亿美元。

根据高盛研究部最新发布的报告,美国财政赤字规模在过去一年里翻了一番,赤字率目前已经增长到8. 6%,与金融危机时期的峰值接近持平。究其原因,高盛经济学家亚历克·菲利普斯(Alec Phillips)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其中一些是由于一次性因素造成的,包括对看似不可能实施的学生贷款减免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更主要的原因是内生因素,包括股市回报率下降导致资本利得相关收入下降、纳税延迟、美联储加息使得联邦债务利息上升,以及大规模通胀调整后福利支出的增加等。

菲利普斯表示:“我们已把本财政年度联邦赤字预测提高至1.7万亿美元(占GDP的6.4%),但鉴于其中一些因素可能是暂时的,预计赤字率会在明年回落至6%左右。”

新债海啸来袭

对于上调债务发行规模预期的原因,美国财政部表示,主要是计划在9月底时保持更高的现金余额,届时目标由原先的6000亿美元提高到了6500亿美元。这个所谓的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目前约为5520亿美元。

自6月初美国国会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后,美国财政部开启新一轮短债发行以快速重建TGA。在债务上限僵局期间,为了在不增加借款的前提下履行偿债义务,财政部TGA余额曾接近告罄。

而进入本周,美国财政部料将开始提高较长期债券发行量,也就是其所谓的长期证券再融资计划。交易商预计,整个收益率曲线上的附息债券发行规模都将增加,需求相对较低的品种可能例外,或是增发幅度相对较小。

交易商对再融资操作计划的普遍预期如下:8月8日,420亿美元3年期债券;8月9日,370亿美元10年期债券;8月10日,230亿美元30年期债券。

随着预算赤字恶化以及美联储缩表的推进,债券交易商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美国政府的资金需求将继续在较高水平徘徊。美财政部周一表示,预计第四季度有价债券发行净额将在8520亿美元。

目前TGA重建以牺牲RRP为主(来源:美银全球研究)

银行系统流动性压力山大

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TGA与钞票、硬币以及银行准备金一样,都为负债。但美联储的负债必须与其资产相匹配,因此TGA账户余额增加的同时,银行准备金必须减少,反之亦然。在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已有5家美国银行倒闭。倘若美财政部加大发债规模,或令银行系统处境雪上加霜。巴克莱货币市场策略师约瑟夫·阿巴特(Joseph Abate)此前就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补充财政部现金余额并为更广泛的赤字融资将减少银行准备金供给,然而,由于准备金的需求也在增加,流动性前景尤其暗淡。

分析人士表示,银行系统流动性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发债券的买家是银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还是非银行机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被视为新发债券最为理想的承接者。不过,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已经从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协议工具(RRP)中获得了丰厚的无风险回报,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能在多大程度上吸收这些新发债券仍是未知数。而随着中长期债券发行开始放量,情况可能更糟。

不过,美国银行利率策略师马克·卡巴纳(Mark Cabana)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债务上限协议达成以来,流动性流失的构成总体上符合我们的预期,几乎完全来自美联储RRP。我们预计未来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下去,这应该会将银行体系总体准备金短缺的情况推迟到2025年下半年。”

“未来美国通过QT流失的流动性可能类似。我们预计90%的消耗来自美联储 RRP,10%来自准备金。”卡巴纳说。

然而,摩根大通策略师尼古拉·帕尼吉尔佐格鲁(Nikolaos Panigirtzoglou)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即使在TGA重建完全来自RRP而不是准备金的极端情况下,美国的‘广泛流动性’仍将收缩4%以上。”该行对“广泛流动性”的定义是货币供应量(M2)和机构货币市场基金资产之和。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