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1日,为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互联互通),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就推动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纳入互联互通达成共识。
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是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一种重要交易方式。采用该交易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避免对竞价市场价格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现行互联互通仅支持竞价交易方式,未来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开通后,将进一步丰富互联互通交易方式,提高两地投资者特别是专业机构的交易便利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活跃度,增强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自沪港通2014年开通以来,上交所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下,持续优化完善交易安排,扩大标的范围,丰富标的品种,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截至2023年7月底,沪股通累计净流入1.02万亿元,成交50.57万亿元;沪港通下港股通累计净流入1.22万亿元,成交17.19万亿元。目前,沪港通机制运行平稳,交易活跃,已成为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参与对方市场的重要渠道。
下一步,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统筹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会同相关各方,全面系统梳理两地市场差异,研究大宗交易涉及的业务、技术和监管等安排,在充分征求市场意见基础上,尽快制定互联互通下开通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实施方案,持续优化完善互联互通机制,助力实现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持续强化产品宣介,帮助中小微企业更深更好地了解、运用资产证券化产品。
证监会上市司、国资委产权局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深入解读市值管理相关制度。
当前中国资产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随着国内经济结构优化、政策利好和关税冲击下全球资金再平衡,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修复和提升潜力,将坚定持有中国优质资产。
会议围绕上交所ETF市场高质量发展,深入探讨债券ETF的生态建设和前景展望。
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这些蓝筹“定海神针”如何稳住基本盘?又有哪些“黑马”板块实现超预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