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存款利率不断上行,赴港开户热潮仍在持续。
7月22日早上9点20分,西九龙站附近香港某商业银行网点,已有客户开始排起长队,其中大多是刚抵港的内地游客。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需要凭借港澳通行证、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开户手续,但需一周后才可拿到卡,可选择邮寄或到现场领取。
现场办理该业务的艾伦(化名)这次是来参加香港书展,顺道开户。他告诉记者,听说现在香港的存款、保险等产品很火,正好这次经过就先开户,以备后续有不时之需。
(赴港开户的人群 王方然摄)
在赴港开户热潮背后,内地、香港存款利率的差异在逐渐扩大。
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紧随美联储加息步调。2022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将基准利率从0.5%上调至4.75%,2023年进一步上调至5.75%。存款利率不断上行,而为进一步“吸金”揽储,部分银行还针对新客户推出短期高息存款,年化利率可达4%以上,个别短期产品满足一定条件利率高达7.28%。
而当前,内地银行今年存款利率处于调降区间,目前定存利率已基本告别3%时代。
不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两地存款利差确实存在,但汇率波动等因素下,换汇上车仍需谨慎。
两地存款利率差异显著
8月初,记者咨询香港多家银行的港元存款利率,与内地存款利率差距明显。以半年期定期存款为例,其港元定期存款最高年化利率在3.6%~4.43%不等,其中,招商永隆银行、星展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满足一定条件,年化利率可达4%以上。
部分针对高净值人群的存款产品利率可能更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银行目前对100万港元以上的存款可申请“贵宾”利率。例如,大新银行针对指定理财客户的新资金,100万港元起存,年化利率可达到4.7%。富邦银行如存入100万港元新资金,年化利率是4.5%。
与之相比,内地银行同期限存款产品的利率则明显相对较低,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国有行和部分股份行半年期定存利率基本已降至2%以下。
为何香港的存款利率不断水涨船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与美联储不断加息有关。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利率基本跟随美元。若港元利率低于美元,资金从港元流入美元,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反之亦然。自2022年3月开始至今,美联储连续加息11次,当前联邦基准利率已上调至5.25%~5.5%。香港金融管理局2022年将基准利率从0.5%上调至4.75%,2023年1月~8月,进一步上调至5.75%。
利率高涨之余,以“短期”、“高息”为特征的优惠活动成为不少香港银行拓客的秘诀。
例如,中信银行(国际)在8月1日~8月30日推出活动,合资格新客户在此期限内购买某款大富翁存款产品,最高可获得7.28%的年化利率。不过,该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实际采用阶梯利率,即购买日至9月30日利率为2%,此后2个月利率分别为3.88%和7.28%。据记者粗略估算,若8月中旬买入该款产品,实际利率约在4%左右。
ZA Bank(众安银行)8月5日推出新客专利,在港客户使用邀请码成功开户后可获得4.39%的港元定存加息券(3个月),加上基本年利率2.21%,新客户最高可以获得6.6%的定存利率。
一位香港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近期香港的存款优惠活动目的性较为明显,倾向于“圈选”高净值人群,以短期、高息为主要特征,更多是为了吸引客户进行货币兑换,引导资金流入香港。
赴港开户、换汇上车需谨慎
存款利率不断上行,也进一步激发赴港开户热潮。
目前,内地客户在香港开户主要有两类渠道。一种是异地开户,部分银行支持内地远程办理见证,但这种一般对资金门槛要求较高。另一种则是赴港开户,可以提前在官网上进行开户预约申请,预约时间确认后可携带指定证件到香港办理。也有部分银行可以不用预约,直接现场取号排队办卡。
“我提前了5天提交预约申请。”一名近期赴港开卡的客户静静(化名)分享了她的经验,申请后相应银行工作人员会致电进行预约确认,到现场后也无需取号,提供港澳通行证、过关小票和身份证,工作人员辅助办完手续后,当天就“丝滑出卡”。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这么顺利。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位在港银行人士了解到,目前香港银行开户火爆,出现排队时间久、预约周期长等情况。“一般而言,香港许多银行开户都需要预约。因为人多,现在预约后等候1~2周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名香港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为应对大量赴港开户的内地客户,已有部分银行对人员、业务条线进行紧急调整,比如扩充相关团队规模、阶段性延长部分网点的营业时间等。
少数不用预约、可现场办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银行则成为排队开户的热门。例如,被誉为“网红开户点”的中银香港中港城分行,一般早上8点半派号,但7点就有客户开始排队。
而时间成本仅是内地游客赴港开户的第一道难关。香港不同银行在资质审核、开户门槛上的要求不同,部分内地客户赴港开户还有其他潜在“门槛”。
静静在做攻略时发现,部分银行网点审核门槛较低,只需要提供地址证明、通关小票、港澳通行证、身份证“四件套”即可开户。而部分银行或网点要求会更高,在上述“四件套”基础上还要提供资产证明、收入流水证明,需要符合一定资质才可开户成功。
这种情况下,一些专门为内地客户提供香港开户业务的“开户中介”也应运而生。一位开户中介告诉记者,目前与银行有战略合作,拿到的是不用存款、理财等资产证明的名额,包括香港汇丰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中信银行都可直接面签,当天下账户拿银行卡。而她给出的8月“秒杀价”每户在1880元~2880元不等。
“不一定每天都有名额,如果有意向的话最好趁早。“该中介补充道。
事实上,今年以来,赴港开户热潮持续升温。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资料显示,7月份出入境人次突破2000万,为2068万,较6月份增加近两成,创通关以来新高。其中不乏大量赴港开户的内地客户,中银香港数据显示,今年该行首季跨境客户新开立账户数量,较去年第四季上升近1.7倍,其中内地客户业务占比较高。或也受开户潮提振,今年一季度,香港银行业务收益同比升幅达30.6%,环比增长3.7%。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赴港开户、换汇上车需谨慎。在他看来,在香港的银行购买港元存款、美元存款存在一定风险。一方面,目前购汇、结汇有价差,存在一定汇兑损失。另一方面,需考虑汇率波动等因素。如此后港币、美元进入贬值,则很难取得预期收益。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如果香港地区的美元存款利率高于内地的美元存款利率,且算上两地往返的路费、人力成本之后,仍然有利可图,那么去香港开户存款是相对划算的。不过,投资者仍然需要关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如果美元贬值,则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会打折扣。
事实上,未来美元、港元确有走低的可能。2022年3月至今的12次议息会议中,美联储为对抗通胀已进行了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美国7月的CPI涨幅低于预期,显示通胀已得到一定抑制。近期有不少机构认为,美联储加息或在9月暂告一段落。高盛在近期的一份研报中预测,美联储今年不会再加息,并将于2024年第二季开始按季度逐步降息。
根据CryptoQuant的数据,过去一年,美元支持的稳定币的市值增长了46%以上。
业内机构普遍认为美元存款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行趋势。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减弱。国内银行也打算放慢调整美元存款利率的步伐。
面对纠纷银行怎么说?
目前恒瑞医药A股市盈率接近57倍,同属国内一线药企阵营的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医药制药、复星医药等,在港股的市盈率均低于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