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据外媒报道,日本内阁府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4~6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比上季度增长1.5%,换算成年率为增长6.0%,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年率增长3%左右),连续3个季度保持正增长。随着半导体供给制约的缓解,汽车等出口实现增长。不过受物价高涨影响,占GDP约6成的个人消费表现低迷。
实际GDP增幅创2020年四季度(年率增长7.9%)以来的最高纪录。接近经济实际感受的名义GDP环比增长2.9%,换算成年率为增长12.0%。该数字体现了物价上涨,创2020年三季度(年率增长22.8%)以来最大增幅,金额也创纪录地达到590.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万亿元)。
二季度实际GDP从项目来看,个人消费减少0.5%,食品、白色家电相继涨价等造成了影响。设备投资为增长0.0%。
出口增长3.2%。除汽车外,在统计上被划为出口的入境旅游消费的增长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进口减少4.3%,原油、医药品等进口减少。进口减少成为推高GDP的主要原因。
综合以上因素,从GDP贡献度来看,个人消费、设备投资等“内需”为负0.3,出口减去进口的“外需”为正1.8,外需大幅推高了GDP。
GDP同比增长5.1%,高于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0.1个百分点。5.1%的背后,上海一季度经济呈现出“六快六稳”的特征。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在国新办吹风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设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符合中国实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可以实现的。实现这个目标,也绝非轻而易举,必须付出非常艰苦的努力。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6%。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