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发布会上指出,从下阶段情况看,尽管外部输入性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稳步恢复、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工业领域供求关系有望逐步改善,加之上年基数逐步走低,PPI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PPI降幅收窄对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有望发挥积极作用。
付凌晖介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化受到各方面关注,7月份,PPI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1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7月份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PPI同比降幅收窄是今年以来第一次。主要原因有:
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受国际市场原油、有色等价格上行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7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1.5%,降幅比上月收窄4.1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4.2%,降幅比上个月收窄0.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降幅比上个月收窄6.2个百分点。
二是国内部分工业行业供求关系有所改善,相关价格降幅收窄。7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19.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0.6%,降幅收窄5.4个百分点。
三是上年同期基数走低。上年7月份PPI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年6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
此外,付凌晖称,部分消费品行业价格上涨,也带动PPI的改善。7月份,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6.3%,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上涨1.2%。
国家统计局表示,虽然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行业价格产生一定下拉影响,但我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2.4%。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表示,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带动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支撑作用明显,工业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6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比上月增加7个。
接下来要重点关注外贸环境变化可能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