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6日,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英国7月通货膨胀率为6.8%。
英国经济学家表示,通货膨胀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下降,但与民生相关的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仍然处于通胀高位。
中国政府将采取坚定有力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运行中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和内部需求依然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前景如何?明年宏观政策如何持续发力?
对中国宏观经济可以有更简单和传统的解释,这个解释基于以下三个前提:一是中性利率此前已处于较低水平;二是需求侧在2021-2022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冲击;三是决策层采取了比较克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上三个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通过传统凯恩斯机制引发的需求不足、收入下降、通胀下行、利率走低和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我们应警惕流动性陷阱、债务-通货紧缩和杠杆率越降越高等三大风险。
今年通胀读数或已在7~8月完成触底,后续CPI同比可能在食品项新涨价支撑下抬升,而PPI同比则可能在基数效应主导下降幅收窄。对比历史上6段通胀反弹阶段股债市场走势,新涨价主导的PPI同比回升往往伴随资本市场拐点到来,而今年基数效应主导的PPI同比温和回升背后或是基本面的弱修复预期,年内长债利率或以震荡运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