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中心区27座城市之一,湖州市公布了过去20年的成绩单。
在8月18日举行的“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表示,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422.5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3850亿元、增长超过8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0.2万美元跃升至1.68万美元、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8.6亿元跃升至387.3亿元、增长近20倍。市场主体从7.65万户增长到50万户,上市企业从1家增长到56家,研发投入强度从0.29%提升到3.3%。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388元增加到7100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52元增加到44112元,分别增长5倍和8倍,收入倍差从2.25:1缩小到1.61:1。
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湖鹏在发布会上总结称,20年来,湖州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全市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重点抓了四件事。
一是坚持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湖州的最大机遇,在规划、交通、产业、科创、平台、人才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充分对接,主动加强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各大城市全方位合作,全面对接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湖州被纳入上海“1+8”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成为G60科创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唯一全域被纳入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地市。
二是系统构建接沪融杭、承苏启皖的快速交通体系。20年来,线网规模由2782公里跃升至9738公里,先后迈入高速公路时代、高铁时代,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铁、通高速,相继建成高铁3条、高速公路6条,3条铁路同时在建,形成了与周边主要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和市域“半小时交通圈”,特别是明年沪苏湖高铁通车后,到上海虹桥只要30分钟。
三是全面实施“2+8”平台综合实力五年倍增行动,推动各平台与国内头部园区运营主体合作共建,深化产业和科创协同。其中,在上海设立的湖州驻沪苏招商引才中心,2002-2022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3.1亿美元,年出口额突破千亿元大关。
四是推进长三角居民服务“一卡通”,探索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目前湖州已与长三角41个城市实现电子证照跨省共享互认,45项企业服务和68项个人服务“一网通办”,长三角基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牵头打造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州省外游客超85%来自上海等长三角城市。
从来源地看,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10.3%、94.6%、90.0%、66.1%、33.0%(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9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
分三大门类看,9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制造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今后自贸试验区落实好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市场准入水平、制度创新水平等内容,更要以加快探索建设多功能自贸试验区作为重要突破口,带动自贸试验区其他领域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外资司将继续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优化分类管理,加强对重点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外债资金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