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铁合金产品迎来首个“绿色”标准,行业低碳转型还有哪些难点

第一财经 2023-08-18 20:22:40

作者:齐琦    责编:钟强

铁合金行业高耗能,因此是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重点工业领域

8月18日收盘,铁合金期货微幅收涨,硅铁期货收报6874元/吨,锰硅期货收报6762元/吨。

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铁合金行业能耗偏高,是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重点工业领域。

对此郑商所与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多方联合制定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铁合金》(T/FIAC 0003-2023)(下称《规范》)于近日正式发布实施。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述《规范》文件是铁合金行业绿色产品认证标准,根据标准已开始面向广大铁合金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工作。此次铁合金行业产品认证标准的制定,意在推动铁合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进一步完善了钢铁产业绿色产品制造标准体系。

《规范》指出,标准适用于硅铁、高炉锰铁、电炉高碳锰铁、锰硅合金、低碳锰硅合金、微碳锰铁、高碳铬铁、炉料级铬铁、中(低)碳铬铁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而绿色设计是指按照铁合金产品制造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铁合金产品制造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

铁合金的用途较广,可用作合金添加剂、炼钢用纯金属添加剂、炼钢作脱氧剂等。

“总的来看,铁合金产品是供应钢铁企业的,钢铁企业是铁合金企业的下游客户。”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肖邦国近日在中国铁合金行业ESG转型发展论坛上分析称,目前部分钢铁企业已开展ESG工作,对上游供应商ESG方面表现进行考核。大部分铁合金企业通过年报和内部管理规则等方式公开披露信息,但相关报告的形式尚不统一。多数铁合金企业还没有开始制定ESG报告,有关理念并不深入。

“虽然国际上有相应ESG的评价体系,但是与行业结合度相对差一些。”在肖邦国看来,此次标准的发布填补了铁合金绿色产品标准空白,为行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及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标准给出了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定量指标,对于目前尚未达到的企业,可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也有助于钢铁供应链全链条的绿色发展。

行业基本面来看,群贤集团市场策略部的研究报告显示,当下我国锰硅合金供需面呈紧平衡状态,未来随着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见顶,需求端难有大幅增长。且在双碳政策下,供应端或进行产能整合使得部分企业退出。

针对铁合金企业发展现状,上述群贤集团报告分析称,我国铁合金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布局散,发展并不均衡。铁合金企业发展不均衡造就了整个产业集中度低的局面,就锰系合金而言最大的头部企业市场占比仅为4%,前十大锰硅生产商市场占比不足两成,且整个产业当下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同时由于企业负担重、资金不足,技术进步和创新也比较慢。目前多数铁合金企业未采用先进技术,全行业工艺装备水平较低。

在此背景下,铁合金行业如何提升能源效率?肖邦国分析,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冶炼1吨硅铁的电耗在大容量矿热炉中可高达8000kWh,而在容量较小的矿热炉中为8500kWh。冶炼过程中的排气烟温为360~600°C,其中包含了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热量。行业在设备的电耗和余热利用上仍有提升空间。肖邦国提议,行业应该推进产能置换、技术创新、购买绿色电力、研发更高参数的小型发电机组等帮助铁合金行业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在全球低碳经济中保持竞争力。

“铁合金行业与钢铁行业一样,均是黑色冶金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属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肖邦国分析称,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明确提出‘到2025年,铁合金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硅铁、锰硅合金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同时,针对焦化、铁合金等行业提出超低排放政策要求也渐行渐近,助力铁合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迫在眉睫,绿色产品认证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铁合金行业节能降碳工作。据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硅铁、锰硅期货自2014年上市以来运行良好,尤其2018年以来,产业企业参与度明显提升。相关统计显示,约60%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和90%的贸易企业,已经利用铁合金期货作为价格参考并管理风险。

上述郑商所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郑商所将以铁合金绿色产品认证标准发布实施为契机,研究期货助力铁合金行业绿色发展措施和路径,服务钢铁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