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作出以下安排:
一、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二、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
三、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四、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审核中将对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基本使用完毕,前次募集资金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予以重点关注。
五、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
六、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仅9月以来,便有包括海通证券、万和证券、中德证券、民生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收到IPO业务罚单。
本次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是在现有做法基础上,基于当前市场状况,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节奏、融资规模等作出更加从严和从紧的安排,重点突出扶优限劣,引导资源向优质上市公司集聚,更好地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维护资本市场良好的融资秩序。
10月份发行的约1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也是今年地方发债规模突破8万亿元的主要因素。
10月份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券的重启发行,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将与债务展期等其他方式共同化解隐性债务。预计四季度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在万亿左右,主要集中在债务高风险省份。
阐明大额融资的必要性及融资规模的合理性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