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最新动态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服务业数据要素发展按下加速键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与上海市数商协会携手共建服务业数商新生态

第一财经 2023-09-04 11:17:34

责编:顾晓燕

随着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占比持续上升,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数实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数字技术对服务业全链条和全方位的改造,成为政产学研用各界的共同关切。

9月1日,“数据要素加速赋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讨会暨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与上海市数商协会战略签约仪式在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总部圆满举办。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惠强,副会长简大年,上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数商协会副理事长尹洪刚,联合会副会长兼医疗服务专委会主任朱同玉,联合会副会长兼低碳经济专委会主任邹荣,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山栋明,上海市数商协会秘书长、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卢勇,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徐云程等50余位政企单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数据要素加速赋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服务业数商新生态建设。

郑惠强会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成为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郑惠强同时指出,当前我国服务业数字化的程度并不高,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盈利能力弱、数据意识薄弱、数据化基础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数字化进程。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现代服务业的数智化转型进程,既需要政府部门精心规划、全力推进,也离不开各类服务行业、企业乃至社会组织的共同发力、有所作为。

郑惠强表示,上海市数商协会积极致力于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繁荣数商生态,推动数据要素流通,有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作为全国首家助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枢纽型省级社团组织,目前会员规模近1500家,其中200多家为行业协会商会,创建了十个功能平台和十七个专业委员会,具有跨界融合的鲜明特征和推动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优势条件。郑惠强相信,双方携手将有助于更加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赋能,在服务业数商生态共建上实现通力合作,为众多服务业数商生态企业赋能,共同加速服务业数据资产化进程、打造数据流通交易新功能、推动数据流通交易多层次市场建设,协同推进服务业的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必将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山栋明副处长在演讲中讲到,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标志着数据创造数据,知识创造知识的时代已经到来。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立足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打造资源配置新枢纽、加强数据产品新供给、激发场景应用新需求、发展数商新业态、布局发展新空间。未来,期待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与上海市数商协会双向赋能,依托联合会各专委会和分支机构为抓手,强化“数据+行业”的深入交流,促进服务业数商生态的繁荣发展。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与上海市数商协会战略签约仪式

在仪式上,郑惠强与尹洪刚为“现代服务业数商生态共建工作站”揭牌,简大年、卢勇为“现代服务业数商会客厅”揭牌。未来,双方将通过活动举办、场景落地、标准共建、评定认证、会员发展、课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态共建工作,为众多服务业数商生态企业赋能,协同推进服务业的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共同加速服务业数据资产化进程。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宇、惠云明,联合会各专委会代表,十余家头部数商企业领导,以及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数据中心技术顾问李海宁参加本次活动。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数据中心执行主任兼金融科技服务专委会秘书长张柏琳主持本次活动。

举报
相关阅读

商务部答一财: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取得三方面成效

商务部表示,这项工作“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作用日益凸显。

200 04-21 21:31

制造业PMI升至近一年新高,中小企业成最大亮点

3月小型企业PMI指数大幅反弹至近1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是本月PMI指数的主要亮点。

203 03-31 21:00

全国首个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落户武汉

2024年,中国的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达到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

47 03-28 13:57

傅建平: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生态 |大V看两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规则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流通和价值实现,进而赋能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331 03-05 14:30

人形机器人:科技浪潮中的崛起力量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全球正处于智能化变革的浪潮之中。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人形机器人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科技高地的焦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制造业亟待升级、教育需求多元化,这些社会现实为其发展提供了沃土。从国际看,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抢占人形机器人市场份额,试图主导产业走向;国内政策大力扶持,资本涌入,产学研紧密合作,一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竞赛悄然展开,它承载着提升生活品质、变革产业结构、彰显科技实力的重任。

35 03-05 09: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