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一些西方国家唱衰中国经济的相关内容提问。
对此,毛宁表示,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的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
毛宁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并没有改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5.2%,高于此前预期。
庞大的基数决定了中国经济很难像此前那样维持每年8%~10%的高速增长。
陈中崛认为,新能源和新基建、先进制造、新消费和全球化有望成为中国市场投资的四大主题。其中,核心机会还是全球化。
在地缘政治、经济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下行压力逐渐显现。出于对国家总体走势、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担忧,国内投资市场缺乏信心,投资热情受到较大影响。
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其关键在于中国制造要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着力要制造业回流更是充分利用其掌握的生产性服务业牢牢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