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内同类政策最高水平,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得5亿元综合扶持,设立百亿独角兽基金,打造全周期金融支撑体系……
为打造独角兽企业高地,9月14日下午,武汉东湖高新区出台“光谷独角兽培育17条”。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5200家,光谷瞪羚企业55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家。
“光谷独角兽培育17条”提出打造“135”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即建设一个光谷独角兽赋能中心,完善技术掘金、孵羽化翼、靶向招商三大独角兽企业孕育机制,加强金融资本、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空间保障、人才引育五大要素赋能。
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与重点项目推进局负责人介绍,“光谷独角兽培育17条”覆盖企业从创业到上市、从种子到成林的各个阶段;对单个企业最高支持金额可达5亿元,在高能级创业项目、企业认定等方面支持力度达到国内最高水平;聚焦企业股权融资难、应用场景少、业务扩张快等成长痛点,提供金融、场景、空间、人才等高端要素和专业服务。
上述负责人介绍称,考虑到独角兽企业梯度成长特点,“光谷独角兽培育17条”打造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库,建立种子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独角兽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对首次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300万元、1000万元奖励;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光谷独角兽企业发展基金,支持“投小投早”,健全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尽职免责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光谷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库”内企业,对实现梯度晋升的企业,则根据种子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独角兽企业三梯度,分别按照实际投资额的5%、3%、2%给予奖励,单个投资机构奖励金额最高500万元;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独角兽入库企业,各级联合最高给予1200万元的奖励。
发布会现场,武汉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认定“符合独角兽企业认定标准”,武汉市聚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企业符合潜在独角兽企业认定标准。截至目前,光谷累计涌现独角兽、潜在独角兽20余家。力争到2025年,光谷累计新增独角兽企业8~1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5~20家、种子独角兽企业40~50家,纳入独角兽培育库企业超200家。
力争三年内引进“大好高”和“小而美”优质产业项目200个,以“创新生态价值招商”的新理念,进一步提升高新区(滨江)招商工作的辨识度和竞争力。
联盟以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优化整合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为抓手,深入推进沿淮高新区改革创新。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金壮龙表示,实施新赛道培育行动,建设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开发开放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引导有条件的高新区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