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心心念念的ARM终于上市了。
美东时间9月14日,软银旗下芯片公司ARM于纳斯达克交易所正式挂牌,并且以估值545亿美元成为年度最大IPO,上市之后来了一波高开高走,开盘就涨了10%,最终收盘上涨24.69%,市值652亿美元。
最高兴的无疑是软银和孙正义,因为软银仍然持有ARM大约90%的股份,这波上涨让他们持有的股票增值了120亿美元。
但是除了短期股价之外,这个今年最大IPO还有什么看点呢?具体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有不少科技巨头参与了投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ARM的CFO Jason Child说,他们向一些战略投资者出售了价值7.35亿美元的股票,其中包括苹果、谷歌、英伟达、三星、AMD、英特尔、Cadence、Synopsis和台积电等等。
这些公司都是芯片领域的核心企业,产业地位举足轻重。但是,他们参与投资的目的却与软银不同,并不是为了炒热股价和提升估值,而是作为长期战略性投资,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知道,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苹果和高通的芯片都是如此,可以说ARM已经是芯片架构领域的一方霸主了。
在上市之前,英伟达曾经有意向从软银手中收购ARM,当时如果收购成功,对其他芯片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威胁,现在,既然有机会占有一部分股权,巨头们自然会介入其中。
但是,这些巨头总计才买了7.35亿美元的股票,分到各个厂商的额度并不大,所以,更大的意义在于占有部分话语权,从而相互制衡,避免ARM被某些竞争对手独占。
第二,ARM贵为最大IPO,自然有着突出的优势,却也存在很大的缺陷。
它能在移动芯片市场占据重要位置,靠的是低功耗和性价比。实际上,ARM并不生产自己的芯片产品,而是把自己设计的芯片架构授权给其他半导体公司,收取架构许可费(license fees)。
问题是,半导体公司为什么需要芯片架构呢?要知道,芯片设计是高度复杂的工作,通常要包含数十亿个晶体管,如果用建筑设计来类比,就相当于设计数十亿个小房间,从零开始设计的话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而芯片架构就相当于芯片“毛坯房”,半导体公司只需要做“精装修”就可以了。
市面上的主流芯片架构是X86和ARM,X86是复杂指令集架构,追求性能但功耗大,而ARM是精简指令集架构,性能稍弱但功耗低,这样的特性使它非常适合移动芯片,也就受到移动芯片和设备厂商的欢迎。
与此同时,电信设备市场的普遍做法是根据终端价格收取专利版权费,但是,ARM却按芯片售价来收版权费,比例大概1%至2%,据统计,高通手机芯片的平均价格约为40美元,而2022年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为335美元,这就有大约8倍的差价。
这样的授权模式和低收费机制,就成了ARM快速占领市场的利器。你可能觉得,ARM只要安心卖卖“毛坯房”,顺便收收租金就可以了,这看起来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可问题是,当他们成功占领市场后,低收费机制反而成了缺点,因为收益规模较小,增长空间有限。
2022财年ARM的营收为27.03亿美元,但是他们的客户高通的营收为442亿美元,ARM收入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更严重的是,随着芯片需求的缩减,ARM 2023财年收入反而降到了26.79亿美元。
第三,既然知道现有的业务模式增长受限,那么ARM能不能扭转局势呢?
其实,ARM一直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它曾经试图将收费方式变成按设备收费,但这件事并不是ARM一方能够决定的。
实际上,移动芯片市场主要由苹果、三星、高通等等巨头把持,ARM与他们相比体量仍然较小,与巨头谈判时的议价能力并不强。
与此同时,巨头们也并非没有备选。今年6月,三星、英伟达、高通、联发科等13家企业发起了软件生态计划“RISE”,共同建设RISC-V的软件生态,而RISC-V被誉为X86和ARM之外的第三大CPU架构,虽然尚未成熟,这么多巨头参与的目的是提前布局,减少对ARM的依赖。
而且,不少客户都与ARM签订了长期合约,比如苹果的合约已经延续到2040年,ARM即使要改变合作方式也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而且如果ARM单方面随意变更收费标准,巨头们也有足够的缓冲期来选择替代方案。
现在,芯片巨头们又开始占有ARM的股份了,也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自然不会轻易允许ARM做出重大变革。
这就意味着,对巨头们来说ARM更像是有公共基础设施性质的平台,而公共平台需要的是产品和系统的稳定而不是股价被热炒。
不可否认,ARM在芯片产业中有独特价值,这足以让它分一杯羹,同时在资本市场长期存在,也会被很多大公司长期持有,但是,它面临的窘境却难以轻易转变,所以,上升空间可能十分受限,反倒在上市的追捧过后,股价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王煜全为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韩国关税厅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1日至20日期间,韩国的出口达到360亿美元,同比增长9.8%。进口同比下降1.5%,至364亿美元,导致近5亿美元 的贸易逆差。按行业划分,作为韩国经济支柱的芯片出口下降了14.1%,至59.2亿美元。
2年期美债收益率创16年新高。
芯片热股ARM跌超4%,机构评级跑输大市。
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雅各布森表示:“经济增长强劲,足以让人不必担心经济衰退,但也不至于让人担心美联储将不得不再次加息。”
AI需要新的芯片架构,以实现灵活的软硬件编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