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中国—东盟产能与投资合作论坛于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论坛以“提升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 推动区域经济互利共赢发展”为主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丛亮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蔡丽新、南宁市委书记农生文进行致辞,老挝计划投资部副部长萨塔本迪·印西相梅、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投资委员会秘书长谢无敌、缅甸驻华大使吴丁貌瑞以及中外方企业代表发言。
丛亮指出,中国与东盟山水相邻、人文相通。近年来,双方成功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道路,有力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当前,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政策沟通走向深入,双多边合作机制持续完善,产业合作全面深化,互联互通合作成效显著,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全方位经贸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下一步,双方应继续增进互信,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务实合作,着力打造经济增长中心,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升互联互通合作质效,深化数字经济创新合作,紧抓绿色经济发展机遇,推动区域经济互利共赢发展。
本次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东盟国家驻华使节、中方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智库及东盟企业、机构代表等300余人参加论坛。
根据监测的出口数据,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联动企业一起更主动地“走出去”,尤其走到中东、拉美这些新兴市场重点开拓,以稳住订单、守住当地产能。
在重整行装再出发之际,有必要重温中日韩合作历程和成果,坚守初心、锚定方向,坚持将《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等领导人共识落到实处。
中国消费者对产自东盟国家的水果的喜爱与日俱增,而东盟国家企业对中国市场也越发重视。
“在东南亚建立轮胎工厂并非落后产能的转移,国内工厂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也在推动海外工厂的技术水平进步。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东盟非常重要,无论是市场潜力,还是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