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在日渐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重点议题的同时,也在逐渐改变上市公司创造价值的方式。
近日,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产业数字化创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价值投资(Digitalization Value Investment,下称DVI)峰会在上海举行。该峰会探讨了数字化趋势对上市公司及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并发布了《2023年上市公司数字化价值投资评价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从公司基本面、科技能力、产品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资产、综合创新加分项六个维度,对495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评价。
数据来源:DVI《2023年上市公司数字化价值投资评价报告》
《报告》显示,在4953家样本公司中,仅有1091家上市公司与数字化没有关联,与数字化相关的上市公司有3862家,占评价总数的78%,其中数字产业化公司为1170家,占比23.62%,产业数字化公司为2831家,占比51.15%。
数据来源:DVI《2023年上市公司数字化价值投资评价报告》
从行业数字化渗透率看,银行、传媒最高,为100%;计算机、通信、商贸零售、非银金融渗透率在90%以上;家用电器、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纺织服饰、建筑装饰、轻工制造 6 个行业渗透率在85%以上;其余行业渗透率在50%以上。
我国资深投资银行家、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王世渝在峰会上表示,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公司年度回测结果,采用DVI评价体系选出的2022年上市公司数字化价值100强公司其间股价涨幅为14.59%,跑赢同期主要股票指数。
据悉,王世渝是DVI的创始人之一。其主要以各行业传统产业为基础,在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渐进过程中,根据各行业的产业运行现状和传统产业运行方式,分12个步骤充分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Web3、数字孪生等系统性、综合性、协同性数字技术生态,通过产业系统架构规划和实施,重构产品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生态关系,重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从而创造出产业数字化价值创造和价值投资机会,形成产业化、数字化、价值创造和价值投资三者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提高中国企业和产业数字化质量和水平,推进中国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AI技术不但能在药物靶点筛选、适应证预测等环节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一些自动化智能设备的投入也能确保药械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我国已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浙江省中医院早在1968年就开始参与浙江省首批援非医疗队。2023年,该院在向纳米比亚鲸湾医院派驻期间展开医疗合作,援助了重症医学科以及影像科。
百货零售企业2024年业绩出现分化,新世界、百联股份实现业绩翻倍,国芳集团业绩下滑超60%。
坚持向“数字化”借力,当好内容端的“转化器”、需求端的“传感器”、体验感的“倍增器”,加快构建与新的技术环境相适应的公共文化建设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