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IBIWS专题报道 · 三十而「励」|威廉·凯乐:一个瑞士人在上海的“高光”之旅

2023-10-12 16:04:55 听新闻

责编:冯馨儿

威廉·凯乐:一个瑞士人在上海的“高光”之旅

编者按1993年,上海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成立“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联席会议”并下设“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吹响了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号角。

三十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定位从重点发展产业到支柱产业,再到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从模仿到创新,从跟跑到比肩,砥砺前行,硕果累累;三十年潮奔潮涌,浦江巨变,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从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不足50亿元成长为近2000亿元、产业规模近9000亿元的新兴产业;三十年,上海持之以恒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一个“热带雨林”般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加快成型。

如今,我们一同回顾这段“三十而励”的历程,回望一件件鲜活的往事、一段段跋涉的时光,再一同为正在奔赴的明天追问,是何以在大势中驰骋纵横,是何以在大潮中汇成上海。

威廉·凯乐:一个瑞士人在上海的“高光”之旅

威廉·凯乐曾代表上海为中国申办2010年世博会作陈述。

这位瑞士人的人生中有40年的职业生涯都不在瑞士,这其中16年在南美洲,4年在香港,20年在上海。1994年他促成罗氏成为入驻张江的第一家跨国企业,并出任罗氏(中国)和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3年从罗氏退休后,又成为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从张江建设的参与者转身为推动者。

如今,凯乐已经正式离开了工作岗位,享受着属于他和家人的退休时光。但关于凯乐的故事至今仍在张江被不断说起。他成为那一批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曾经奋斗过,以及仍在奋斗着的外国友人的代表,标志着上海开放包容的热土、蓬勃向上的产业、因事结缘的情谊。

凯乐说,“在上海的这段时光,是我职业生涯和人生的高光时刻。”

结缘上海,创造未来

早在上海刚刚明确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立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联席会议机制的第一年,罗氏便落地上海,成为第一家入驻张江的生物医药国际巨头,也成为张江的第一家外资企业。

威廉·凯乐便是创造这一历史的重要推手。说起这段中国经历时,有一句话被他反复提起: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创造未来。

在30年后,他依旧能回忆起最初与上海的牵手经历。他说,最初是一位合作伙伴向他推荐的上海,但上海并不是当时唯一确定的目标,而是他们在考察了从南到北很多城市之后的选择。他说,真正吸引他的是当时上海的开放程度和与国际接轨的商业环境,以及热情和诚意十足的上海政府

凯乐说,大家都看得到上海政府所做的努力,他们快速完成了许多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仍有不少人说那里空空如也。为此他十分感慨: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一些人抓住了,而一些人没能抓住,这就是现实。

这一点在为罗氏中国选址并最终选定张江一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1993年底,远渡重洋的凯乐一行看到的是仍是一块“毛地”的张江。在浦东开发开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北边的外高桥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保税区,西边的陆家嘴东方明珠已经开工了将近一年。放眼上海,闵行经济开发区是更早、也在当时更为成熟的高科技园区。无论跟谁比,张江都像一只丑小鸭。

但凯乐依旧相信他自己的眼光。他说,当时上海的主要领导大力推荐张江,向他展示了对于浦东和张江一个非常美好的长期规划,并给出了承诺和资金支持。但即便这样,这依然看起来像一个疯狂的决定。他回忆道,当时是一个雨天的中午,在大街上,罗氏的负责人问他,“威廉,你真的相信对于罗氏来说,这是正确的选择吗?”而后,凯乐坚定地回复,“是的,我确定是这里。

而后的分歧发生在地块的预估上。罗氏瑞士的工程师测算的用地需求是25000平方米,而凯乐坚持要买50000平方米。在经历艰难的说服后,总部最终还是同意了凯乐的意见。但他们还来不及知道,在这期间凯乐又获得了另一个购买25000平方米地块的机会,而他立即果断拍板买了下来。

凯乐回忆,当时报以质疑眼光的人还有很多。他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说服那些对张江的未来持消极态度、认为不可能的人。但他也知道,这种说服不能仅凭嘴巴,而是要依靠行动。于是,后来凯乐在介绍新项目时也就索性开门见山,“我们是在农田里制药。”

大约20年后,凯乐再次拜访罗氏瑞士总部时,遇见了负责工厂扩建的工程师。他对凯乐表达了一直以来的困惑,“当时,你们为什么在中国只买了那么一小块地呢?”凯乐笑着说,这非常有趣,但确实验证了当时的决定。“我相信上海,相信未来会发生的事情。

立足中国,谋划长远

作为罗氏中国的第一任掌舵人,立足中国长远发展是凯乐的第一要务。来到张江,凯乐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是用中国原料做一碗西式汤,还是用西方原料做一碗中式汤?”

凯乐选择了后者。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推动罗氏中国自己的品牌标识。为此,凯乐主动找了罗氏董事长,向他争取罗氏中国不用全球一样的logo。他给出的理由是,当时95%以上的中国人都不清楚Roche的发音,也没有中国企业会去瑞士发展,所以罗氏需要一个中国名字以增加品牌的传播度。最终,这一建议获得了认可。于是凯乐定下了“罗氏”这个中文名字,这使得中国成为了罗氏全球布局中唯一个拥有独立logo的国家。

品牌标识确定后,新生的罗氏中国还要积极开拓和发展。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全球制药巨头,罗氏对新兴市场有着一套固定的程式和打法。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市场并不是此前任何其他一个市场可比拟的。他们原来在瑞士所信奉的逻辑在中国可能完全不适用。凯乐说,罗氏刚进入中国时,确实做过一些后来证明并不明智的决定。例如,当时罗氏认为在中国最合适的产品是抗体和抗生素,而事实上这些产品无法为罗氏创造更大的未来。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凯乐花了大量的工作去说服和争取。1992年底至1993年初,罗氏公司的副董事长即将随瑞士联邦主席到北京访问,凯乐特地提前去见了他,告诉他关于对中国业务的看法。起初那位副董事长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反馈。但在完成北京的访问后,他特地给凯乐回了电话,说“威廉,你是对的,我们要做出改变。”之后罗氏便开始在上海生产后来取得了巨大成功的罗氏芬。凯乐说,这奠定了罗氏中国的基石,没有它罗氏中国远不可能发展成现在这样。

凯乐说,当我决定推动罗氏扎根中国时,很多瑞士人并不喜欢这个决定。但最后,所有人都开始认同我关于中国的观点,以及我们在中国所做的决定。“很多人在没有尝试之前就放弃了。而我在中国学到的是,虽然有很多挑战,但总有更多方法去战胜它们。

加入张江,激励前行

罗氏刚到张江考察建厂时,张江还是一大片种着红菱、雪里蕻、荸荠的沃野良田。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赵启正亲自来到罗氏,告诉凯乐怎样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这些都让凯乐记忆犹新。他说,在一个新领域、新项目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他永远不会忘记从上海人那里得到的支持

在罗氏期间,凯乐常常拿自己和罗氏的亲身经历给来张江的投资考察团“现身说法”。他笑说,那时这些工作都是无偿的,他就是想看看有多少国家、有多少人会通过他的宣讲,而来到张江收获幸运。

凯乐曾多次表示,他非常喜欢上海。他曾和妻子说,退休后也不着急回瑞士,而是要在上海多生活一段时间。因为他爱上海,喜欢这里的人们,这里的人们也喜欢他。所以凯乐觉得,凭借他的经历和经验,能在上海、也为上海做出更多贡献。

到2003年,当凯乐真的从罗氏中国总经理任上退休时,他真的留了下来。并且他欣然接受了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递来的邀请,担任基地副总经理,一起建设张江。凯乐说,上海和张江给了罗氏和他太多的支持,“我们在一起合作,一起见证发展,也在这里一起感受积极的力量”。所以,他决意回报这些帮助。在他看来,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帮助张江的初创企业发展,鼓励他们前进,鼓励他们成功,并给予他们支持。

凯乐说,他理解一些外国投资者对于张江的怀疑,这也正是他曾经在罗氏所遇到的。“我们总是很难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许多人觉得不同就意味着陌生或者不好,这种反应很自然,但也是必须要克服的思维惯性。不同就是不同而已,但这就是外国人来中国和中国人去外国会遇到的问题。”

于是,凯乐又开始了忘我的工作,他兴奋地向国外回来的年轻科学家和企业家介绍张江,向希望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总部的全球化公司介绍张江。帮助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疑虑,为他们建立桥梁。他向所有人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这里是张江,这是我们的计划,这是我们的梦想。

凯乐说,那个时候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相信张江能有什么后续的发展潜力,有很多人甚至都不看好上海。但他始终认为张江是许多高科技园区的建设标杆,始终是全国高科技园区的排头兵。所以,他经常对来张江考察的投资人说,张江是星星之火,是一个变革的开始,未来这里就是旧金山湾区、就是波士顿、就是新泽西,就是所见过的那些最好的欧洲产业集群。

现在,凯乐收获了他最大的满足,那就是看着当初他所笃信的愿景在张江、在上海一一实现。他说,30年前,没有人会谈论中国制药和上海制药,而今天所有人都知道在中国、在上海发生的巨变,这就像一个无名小卒走上了全球舞台,并渐渐成为领先者。他欣慰这里有他的贡献,他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提及这段经历,凯乐至今都显得兴奋异常。“这非常奇妙,我此前从来没在中国企业工作过,所以也更能体会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而从这些经历中我自己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面向国际,面向未来

凯乐在中国的贡献不仅于这两段经历。他是一名富有战略眼光的经营者,非常善于发现机会、协调环境、提炼经验。

曾有投资者对张江规划中没有制造业而向他提出疑问,凯乐则以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回应。他说张江是头部,而上海的其他园区则是身体。这与现在上海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布局不谋而合。甚至很难说是不是正因为他们这一批有识之士的洞察,影响了后来的政府决策。

凯乐也是最早参与中国生物医药与国际接轨的推动者之一。30年前,当凯乐和罗氏刚到中国时,中国生物医药相关的法规尚不完善,更谈不上符合国际标准和设立像美国FDA那样专门的监管机构。因此很多海外投资者都心生疑虑。凯乐作为第一家落地上海的跨国药企中国区负责人,积极参与了大量工作,逐步推动相关法规与国际规则接轨。如今,中国生物医药已经全面接轨了国际标准,这背后是凯乐们在上海、在中国为此投入的整整20年的艰苦努力。谈到这一切,凯乐非常兴奋。他说,现在我们不仅有了建筑、有了市场,还有了法规,这使中国能够成为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它还在不断发展完善。

凯乐一直都是笃信未来会更好的“坚定派”。他认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政府能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和愿景,并一以贯之地执行。关于这点,他盛赞了上海——能够30年来始终如一日地推动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发展,并积极地为之付出各种努力,包括按照建设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成大量的搬迁、积极吸引全球顶尖的医药企业落户上海、推动人才合作、推进环境建设等,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取得了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促成了这样伟大的事业——使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发展为本市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对于未来,他抱有着更大的信心。他说,现在仍处于成长阶段,巅峰还未到来。

而今已经退休的凯乐仍然在关心、帮助着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药出海。他坚信在中国、在张江这样的环境中,足以诞生非常多成功的小型企业。同时,他也相信中国的年轻人,能够做出领先的创新成果。在参加这些年轻人的董事会时,他会把当年自己的思考再次抛给他们,“你们是打算用外国原料做中式汤,还是用中国原料做一碗西式汤呢?”

但不论是何种选择,他都认为,“要相信,当你开始行动时,一切才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当你身处上海。”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