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其中提出,紧密围绕国家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建设指南,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协调配套,加快构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统筹规划标准化重点领域和方向,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协同发展,结合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动态更新标准体系。
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累计研制45项以上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和装备层、车间层、工厂层、企业层、产业链协同层各层级标准,优先制定基础共性标准以及绿色低碳、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等关键应用场景标准,突出标准在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和迭代提升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制,为世界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其中提出,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中建设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相关要求,基于钢铁行业工艺、产品及智能工厂建设等特点,形成由“A基础共性” “B装备层” “C车间层” “D工厂层” “E企业层” “F协同层”构成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今年的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压力仍在,企业主动控产与政策性限产相结合,是破解当前钢铁行业困境的关键保障。
光伏行业“扩产潮”给配套设备企业带来大量订单;但另一方面,也需警惕下游客户经营情况、项目进展及验收进度等变动可能给设备厂商带来的潜在经营风险。
海南、广东、福建、江苏、山东、四川等多地已开展供需对接活动。
动态优化出口策略。
中国目前仍是英伟达重要的市场,在2025财年,英伟达中国地区的收入高达17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