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IBIWS专题报道 · 三十而「励」|吴玉华:从“外”走来的健康产业内行人

2023-10-27 00:33:13 听新闻

责编:冯馨儿

吴玉华:从“外”走来的健康产业内行人

编者按:1993年,上海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成立“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联席会议”并下设“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吹响了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号角。

三十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定位从重点发展产业到支柱产业,再到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从模仿到创新,从跟跑到比肩,砥砺前行,硕果累累;三十年潮奔潮涌,浦江巨变,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从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不足50亿元成长为近2000亿元、产业规模近9000亿元的新兴产业;三十年,上海持之以恒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一个“热带雨林”般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加快成型。

如今,我们一同回顾这段“三十而励”的历程,回望一件件鲜活的往事、一段段跋涉的时光,再一同为正在奔赴的明天追问,是何以在大势中驰骋纵横,是何以在大潮中汇成上海。

吴玉华:从“外”走来的健康产业内行人

吴玉华是我国培养的第一批“工业外交官”。他精通多国语言,在中德两国有文、工、法等多个不同学科的学习经历,曾作为宝钢欧洲的总代表长期外驻德国。后来,他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高级管理者的身份回到中国,在2005年一力策划和推动了西门子中国医疗总部迁移上海,并同时参与创立了“西门子医疗亚洲科技园”,成为西门子在华投资100亿元计划先行先试的范例,西门子也因此成为投资落户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第一家外国企业。

从一名生命健康产业的局外人,转变成一名至今仍然始终持续关注科技创新、积极建言献策的内行人,他所历经的正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阶段。而他在上海长大,从上海外派,再回到上海,在上海发展、在上海成就的人生轨迹,也是这座城市链接内外,一日千里的发展缩影。

众望所归的外行人

1978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和技术最新的特大型工程项目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动工。在那个迫切需要打开国门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期尽快赶上与世界发展差距的年代里,懂技术又懂外语的年轻人,稀有而珍贵。

吴玉华就在这个阶段被宝钢选送至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德语强训,继而在1983年以培养“未来的工业外交官”的目标,被派往德国考察学习。回到宝钢后,吴玉华很快担当起了宝钢对外技术和商务谈判的重要角色。在吴玉华的回忆中,那段最初的翻译经历既光荣又艰巨。他说,当时翻译要跨很多领域,可能今天是机械、明天是能源、后天是计算机,往往留的准备时间还都不长。这不仅要求翻译者有非常宽的知识面和非常强的快速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求能对新事物有由衷的热情和兴趣。这种能力后来伴随了吴玉华整个职业生涯,使他总是能够捕捉到最新的趋势,并在很短时间内从外行变成“行家”。

1987年,在胜利完成一系列重大谈判和接待任务后,年仅29岁的吴玉华被任命为宝钢驻欧洲总代表,开启了他长达18年的旅欧生涯。在德期间,吴玉华先后进修了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后来又学习了经济和法律,每个领域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他说,当时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更多需要的是有跨学科知识的通才。

持有这样观点的,不仅仅只有吴玉华一个人。吴玉华多面手才能成功引起了西门子的注意。当时的西门子一直都在物色一名具有复合背景、既懂西方又懂中国的人才。最后,他们将目光定格在吴玉华的身上。在多次私下游说未能奏效之后,西门子高层甚至直接找到“娘家”宝钢集团,希望帮助做思想工作。

经过七年的不懈追求,1997年,吴玉华正式加盟西门子,先在德国总部工作,后来派驻位于北京的西门子中国总部。2006年,由吴玉华担任总裁的西门子世博项目中心成立,并作为首家独立应征世博项目整体解决方案成功的外资企业,正式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这也让吴玉华声名鹊起,而之后西门子医疗在中国的成功更使他名声大噪,此后他又先后受邀加入阿尔斯通和张江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从钢铁到制造,再到医疗器械,再到创新园区,吴玉华总是最众望所归的那一个。有人将这一切归功于吴玉的复合背景,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在产业的转型期和快速膨胀期,复合的“全才”所能带来的更为不同一般的发展动力。

掌舵外企的中国人

吴玉华的西门子时代,除了世博项目的成功之外,另一个耀眼的突破是他带领西门子中国医疗集团在上海所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医疗器械业务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早已引起了当时全球医疗器械“三巨头”GPS(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的关注。早早进入中国的“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将中国医疗总部布局在了首都北京和其他北方城市,北方成为各方角逐的主战场。

而在此时,上海经过多年的浦东开发开放,已经完成了从改革开放的“后卫”到“前锋”的身份转换。1999年3月,420.5米高的金茂大厦在上海正式开业,作为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层建筑,它在整整31年后,为上海重新摘得了中国最高建筑的桂冠。也是在这一年的9月,在金茂大厦脚下刚刚落成的国际会议中心,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与800余位跨国公司代表一同齐聚《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开幕晚宴上,江主席在发言中提到,“今晚我们所在的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六年前还是一些简陋的住宅和农田,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生机盎然的金融贸易区。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刻,展望未来五十年的前景,我们充满信心。

吴玉华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变化。他预判在北京之外,上海将成为下一个医疗器械的主战场。他说,“那时候我们经过非常详细的调研,发现华东地区人口比北方更加集中,而且是中国最为富裕的地区,不管是对医疗器械的需求,还是医疗技术的需求,都具有巨大的前景与活力。”他想把西门子医疗的重心,从北方转来华东。为此,他动了迁移医疗总部的想法。迁移到哪里?迁移到上海。

可是,船大难掉头,一个跨国公司的业务集团总部要搬迁新建谈何容易。吴玉华回忆说,“当时,医疗集团的高管和骨干都在北京建立了家庭,孩子们也在北京上学,不愿离开北京。再者,尽管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上海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最终是否能达到预定目标,这一切都未可知。”

思来想去,吴玉华仍然决定一试,他说,“创新就是要想别人之非想,做别人之未做。永远不要跟着别人后面跑。”因此,吴玉华策划了“西门子南汇日”活动来投石问路。为此,他邀请了西门子中国高管与上海市和南汇区政府(现属浦东新区)的主要领导一同参与、一同考察、一起坐下来面对面探讨双方在医疗领域合作的新机遇。活动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巨大成功,双方对“西门子南汇日”活动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眼看时机成熟,吴玉华乘胜追击,开始了一系列的后续推进工作,把西门子医疗集团全球董事会的主要成员请到上海实地考察。看着南汇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田地和一座座横跨溪流的拱桥,他们疑惑地向吴玉华确认:“我们真的要在这里建立西门子医疗总部吗?”吴玉华不仅坚定地说“是”,并且还和总部同事解释说,“你们要相信中国、相信上海会发生的奇迹。今天这里是小桥,明天就可以是科学城。”为了推进搬迁,他甚至还立下“军令状”,承诺如在上海建立总部,三年之内,西门子医疗集团将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名

2005年,西门子医疗集团中国总部整体落户上海国际医学园,这是园区迎来的第一家外资企业。2007年,上海市政府与西门子共同宣布,总投资达3亿元的西门子医疗亚洲科技园正式启用。仅仅三年不到的时间,西门子医疗便实现了业务总量和市场份额的反超,并在西门子全球的盈利排行榜上拔得头筹。吴玉华说,“这都得益于第一个在上海设医疗总部的战略决策让吴玉华感到特别欣慰的是,他说的奇迹发生了,他立的承诺实现了。更重要的是,让德国总部的同事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奇迹的力量。经此一役,西门子的德国人发现,中国的决策一定要有中国人的参与,中国的企业一样要让中国人掌舵,这从西门子目前决策班子的组成结构上来看,得到了充分验证。

当现在再回看吴玉华当初那个“选择上海”的决定时,它影响的不仅只有西门子。由于医疗器械产业对于供应链的强依赖,随着西门子医疗入驻上海国际医学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纷纷开始在此汇聚。一方面,本地企业想要成为西门子医疗的供应链,须完全按照德国标准,提高产业链整体协同生产与创新效率,从而间接将上下游国内供应链的制造水平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对于曾经是一片农田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来说,西门子产生了客观的连锁效应,截至2022年底,入驻园区的行业知名机构已经超过了1000家。如果说,西门子的入驻是那一根撬动产业的杠杆,那么那一个支点便是吴玉华当时毅然的决策。

张江发展的同行人

201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了从地理上的浦东“小张江”,拓展到战略上、品牌上的上海“大张江”。在“大张江”格局下,为进一步弘扬和提升张江这一国家品牌,上海市张江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在为新公司选帅时,相关领导的眼光又聚焦在吴玉华身上。彼时,他已经作为一名蜚声内外的国际金牌职业经理人,在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区域总裁、阿尔斯通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上工作了三年多。最后,有关领导还是说服了吴玉华,出任上海市张江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玉华回忆道,当时最打动他的是领导告诉他,张江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升级,实施辐射长三角、服务全中国、走向全世界的三步战略。

从顶尖外企到张江,吴玉华的个人收入缩水了很多。但张江的平台足够大,目标也足够明确——不仅要走到中国的前沿,还要走到世界的前沿。吴玉华觉得他此前所有复合式的经历和经验,将在这个全新平台上几何级数的放大,发挥更大的能量。

而与吴玉华一样,张江也恰是复合式的。吴玉华说,国务院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评审有一整套十分完整的体系和极其严格的标准。2011年,上海市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挂牌,上海市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和管委会正式设立,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里面几乎囊括了政府的所有职能部门。

这种内在性的投契,促使吴玉华向更高的目标进军。2014年,吴玉华联合创建了中国首个跨省界的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并担任长三角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新组建的科技城瞄准当时全国不少经济开发区把重心放在加工出口贸易而忽略了自主技术创新的短板,全力聚焦核心技术的孵化、加速、育熟,目标是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示范性科技高地。

如何搭好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成了吴玉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问题。他结合自己在欧洲的经历和在国际巨头供职的经验,提出了一个“产、学、研、政、融、用”“六位一体”的科创支撑框架。他说,“往往我们只说‘产学研’,但其实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政融用’。首先,政府要在科技创新当中扮演好他的角色,不能管太严也不能不加引导,而最重要的是定位,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多做企业不愿意做也做不了的隐蔽工程,营造最好的经营环境。其次,金融一定要跟上,有时资本要经得起寂寞,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实现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互相反哺。再则,应用上要敢于突破,尤其在科技创新产品迈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政府要优先采购。”吴玉华说,这是他在推动科创创新中的经验和体会,也是直到现在还在坚持呼吁的事情。

上海发展的有心人

对于上海,吴玉华有一种超越家乡的特别情感,那是种阅尽千帆后由衷地自豪。他说,他观察中国人在国外被老外问起哪里来的,一般都会说是从中国来的,而上海人会说“从上海来的”。这是一座作为百年中外窗口的城市,国际认同度的标志。在他和欧洲人打了那么多年交道的体会来看,他们眼中的上海人,“第一点就是具有国际眼光,其次教育良好,第三包容大气,善于国际合作。尤其在办事严谨性方面,上海人绝对不德国人,也不日本人。而且上海人的契约精神,非常出,能说到做到。上海人积极推陈出新,上海人非常愿意拥抱新兴事物。所以上海人是天生的企业家。”

归国之后,吴玉华一直都在为上海的改革与发展事业积极建言献策。作为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成员,他提出了大量有益提案。尤其是关于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创新,以及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在吴玉华看来,创新不只是部分人的“埋头研究”,成功的科技创新也有方法可循。吴玉华介绍,日本模式的成功之处是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能够搭乘大型商社的“航空母舰”加速出海,拧成一股绳,合力打响日本品牌;而在德国,最成功的是从基础科研到市场产品的转化。“合同科研”就是德国人的诀窍,就是由采用“合同科研”模式的研究机构来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创新服务,其中享誉世界的德国四大研究协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德国的中小企业如果要升级产品,就能找到德国特色的科技“航空母舰”,正是得益于这种机制,德国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隐形冠军”。为此,吴玉华一直奔走提议,要让更多的国家科研机构参与到社会大科技创新的体系中来。他说,在张江生物医药“一所六中心”的创新主体框架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案例,通过政府设立的创新功能型平台来推进产业科技创新。

“但这还远远不够”,吴玉华表达出他对上海更高的期待,“我们既然要更深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就更需要博采众长,汲取别人机制制度中的有利部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吴玉华那些提案的实施条件渐渐成熟,它们正在渐渐落地。说,“上海这座城市,值得我们一同期待,明天会有更大的奇迹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