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6岁的刘博峰不顾家人反对,辞去大企业的稳定工作,加入成立仅三年的节卡机器人,成为公司首批协作机器人的研发人员。他相信,更安全灵活的协作机器人,代表着柔性制造的未来需求:“应该算是爆发的前夜吧。”半年后,刘博峰和团队带着研发的第一台协作机器人亮相第19届工博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上海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将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目前机器人密度260台/万人,是国际平均水平两倍多。在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机器人密度更是高达383台/万人。
六年后的今天,诞生于上海的节卡机器人已经成长为走向世界的产业前沿企业。刘博峰说,如果时光倒流,他会告诉当年的自己,勇敢地去尝试吧,因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签约2280亿元,涵盖AI、机器人等领域;联想官宣大张伟成AI挚友,预告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内蒙古七成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
马拉松让更多人理解机器人行业,但最终决定一家企业能否走得长远的,是商业模式是否成立。
机器人马拉松按下了AI下半场的按钮,宣告进入实践出真知的物理世界试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科研人员和企业家走在了敢为天下先的前沿。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完赛,天工机器人第一名冲线;天工机器人CEO回应半马比赛夺冠:里程碑意义;优必选:助力天工机器人创造历史。
实验室的完美环境与真实世界的复杂存在着本质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