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五日,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她激情澎湃地指出:塞尔维亚作为主宾国参会,体现了塞中两国关系的高水平、两国经贸合作的战略性,同时也更体现了两国合作的广泛性。
本届进博会,笔者和塞方人员交流时都提到上月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塞尔维亚国内和对外贸易部部长莫米洛维奇,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将分别对90%的税目相互取消关税,塞方将中方重点关注的汽车、光伏组件、锂电池等纳入零关税,这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重要成果。
毫无疑问,塞尔维亚是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本届进博会前夕,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中国与塞尔维亚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84362.94万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32476.28万美元,同比增长13.9%。中塞自贸协定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署的第22个自贸协定,同时塞尔维亚成为中国第29个自贸伙伴。
中塞自贸协定重点就货物贸易作出相关安排,主要特点就是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高。如中方就将塞方重点关注的发电机、电动机、轮胎、牛肉、葡萄酒、坚果等纳入零关税,有关产品关税也将从目前的5%-20%逐步降至零。又如双方将深化海关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协调,并对简化贸易程序、风险管理、透明度、预裁定、“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合作与磋商等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是引入原产地自主声明,便利企业享惠。中塞双方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不仅有利于扩大双边贸易,而且有利于促进双方投资合作和产业链融合,更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第六届中国进博会可说是提供了路演机遇。
第六届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塞尔维亚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展。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近日就此表示:除了派出高规格代表团外,塞尔维亚厨师新鲜烘焙的面包,现代声光电科技也亮相塞尔维亚馆,为进博会的朋友们带来视听和美食的多重享受;同时,塞尔维亚的葡萄酒、樱桃及肉类等新产品将会端上中国百姓的饭桌,进入中国普通家庭。
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塞尔维亚已经连续6年派团参展,可以说是进博会的“铁杆”朋友。笔者和相关智库人员都注意到:参加本届进博会的塞尔维亚代表团人数和层级均创新高。如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亲自出席,塞尔维亚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长塔纳斯科维奇、旅游和青年部长梅米奇和塞尔维亚对华合作国家委员会、工商会等多个部门机构负责人随行。塞方派出高规格代表团充分体现出塞尔维亚对中国的友好,对进博会的重视和支持。
笔者了解到:塞方为此次国家展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安排;塞尔维亚国家展主题是“面包与河流”。在塞尔维亚文化中,面包是家庭、友谊和欢乐的象征,也是庆祝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塞尔维亚人还有用面包和盐欢迎贵宾的习俗;塞尔维亚也是一个遍布河流的国家,著名的多瑙河、萨瓦河就蜿蜒流经塞大片领土,塞尔维亚人认为河流代表着生命力和凝聚力。
值得指出的是2018年塞仅有6家企业参展,展台总面积仅54平方米,展品种类也较单一。今年参展企业数量已达41家,占地近690平方米,展品也由传统的葡萄酒和咖啡,扩展到水果制品、宠物食品、蜂蜜、乳制品、啤酒、黑松露、矿泉水、物流等多个种类和多个领域。
来到塞尔维亚国家馆,一首悠扬的歌曲会让人们不禁驻足聆听。几位塞尔维亚姑娘,正环绕着一棵“树”,演唱这首名为“zaspo janko”的传统歌曲。第六届进博会塞尔维亚馆设计师杜桑·乔沃维奇告诉笔者:“这是一首塞尔维亚民歌,表达的主题是爱和团聚,而女生们的这种表演形式,也是在表达团结的意思。同时,我们用这种表演形式,也是想欢迎中国的朋友们来我们展馆做客,并且欢迎去塞尔维亚观光旅行“。由此,除了象征幸福的面包,孕育了塞尔维亚的多瑙河也被融入了展馆设计。天花板上的LED屏播放的是河流的视频,营造出一种河水川流不息的视觉氛围,象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人们可以在塞尔维亚馆一边欣赏民歌、一边品尝当地大厨制作的特色面包食品,了解塞尔维亚的历史与文化,共叙友谊合作。
显然,除了加强经贸合作、塞尔维亚官方和民间都注重对华积极展开人文交流。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逐年攀升。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塞尔维亚的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此外,两国还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在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在人文领域,中塞两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双方互办文化日、电影展、艺术展等活动,为两国人民提供了更多了解对方文化的机会。中国传统文化在塞尔维亚日益受到欢迎,塞尔维亚的文学、电影、音乐等也在中国逐渐崭露头角。两国间的人文交流,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让中塞友谊更加深入人心。
人文交流又促进了两国间的经贸互动质量,笔者熟悉的在沪留学生、塞尔维亚姑娘赵丽就是一个积极案例。赵丽(Ivana Dinić),1999年出生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在当地完成中小学教育,高中期间就深度参与孔子学院与母校卡尔洛夫奇语言高中的合作项目,曾参加中学生汉语桥比赛获得佳绩,并擅长新疆舞蹈、水袖舞蹈、扇子舞蹈,两次获得汉语桥舞蹈表演赛冠军。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塞尔维亚,赵丽作为中学生代表之一,当场和同学们一起为习近平主席奉上舞蹈表演。带着对促进塞中民间友谊的梦想,赵丽于2017年高中毕业后来到中国古都南京,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预科一年。接着于2018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言专业对外语言文化方向本科,并于2022年7月如期毕业。
因为赵丽对英汉笔译和口译有着浓厚兴趣,所以在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得到推荐去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深造、并攻读硕士学位。令笔者感慨的是:两年前即第四届进博会时,作为志愿者的赵丽在散文《卧龙醒来了》中描述:“在明亮的灯光下,无论往何方向看你都可以看到产品大海里的一颗颗珍珠。从阿富汗华丽的地毯到特斯拉崭新的汽车,选择无穷。无论是历史悠久的还是前所未有的产品,空气中都夹杂着‘新’香,让人热血沸腾。今年还可以感受到‘大高上’——绿色低碳上台,画出‘绿色、创新、科技引领’指线作为主线,让氢燃料的汽车‘零碳工厂’诸如此类的方案扮演主角。在一团热闹中有些高科技产品亮相,跳跃式地拉近我们与未来的距离“。”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专用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积极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现在,古代9千公里长的丝绸之路不再是一个线形的概念。今年进博会,在36万平方米线下展区有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600多家企业参展。我坚信,在这次世界文化、贸易与创新融合性的集会上看到塞尔维亚所展出的质量卓越的葡萄酒和多种新鲜的食品,我的个个同胞都感到无比自豪“。”看来拿破仑所说的卧龙已经醒来了,积极地跟世界互动,像一股有力的风排除一切障碍、拉近距离,蓬勃向上“!
卧龙已经醒来,是当时赵丽最真切的判断。而今年第六届进博会全面恢复线下举办,贝尔格莱德姑娘赵丽已经成为了其祖国塞尔维亚国家馆的专业翻译者,直接为塞中两国大型企业的经贸洽谈提供高水准同声翻译并圆满成功。真诚希望,赵丽姑娘这样的案例越来越丰富!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