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上,多家法国巨头企业参加,其中绿色能源环保领域的企业推出多个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在进博会的创新孵化专区亮相。
法国水务巨头苏伊士与重庆德润环境及旗下德润新邦的水生态环境项目“深水湖库原位藻类控制与水质修复技术”在进博会上亮相。湖库中的藻类和沉水植物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然而,气候变化导致湖泊和水库水质恶化,富营养化问题加剧,藻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藻类死亡时会释放有毒物质,污染水体,威胁饮用水安全、地表水质量和水生生物多样性。
苏伊士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藻华问题日益加剧,并影响到饮用水安全、地表水质量、水体生物多样性。在中法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发出一种利用细菌和沉水植物,控制藻华、改善水质的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湖泊、水库等淡水环境。”
除了巨头企业之外,法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创新领域也具有优势。法国能源企业ISEP在进博会上展示了与全电智领(LEAPCOM)合作的一项“利用可见光定位物体”项目,提供未来室内无线网络和照明的通过光信号传输数据的绿色Li-Fi,以减少能源消耗。
法国GREEN TECH INNOVATION公司展示了与瑞元天科(RAY TECH)合作的新一代充电站项目。“智能城市安装新型充电站,可以给自行车和滑板车等设备进行充电,将可持续性、安全性和效率结合在一起,证明了盈利与环保亦可兼得。”该项目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
法国科创(La French Tech)北京负责人Nil LAROM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市场对于大量法国中小企业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法国科创将同法国其他部门一起,把更多先进的法国创新公司引入中国,尤其是在新能源、软件数字化等技术领域,法国企业具有显著的优势。”
法中委员会作为促进中法企业合作的组织,也在努力促进中法两国在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法中委员会秘书长林碧溪表示:“创新流淌在法国和中国的血脉中,两国不断研发新方案,致力解决先前几代人未能攻克的技术难题。”
她援引数据称,截至2023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1%都用于支持创新,中国的这比例约为2.54%。“大量中法团队在研发中心、大学、企业和其他机构,致力于应对当今和未来的工业、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中国市场的多元需求和价值创造潜力无穷,将会为创新者提供更大更广阔的机遇。”林碧溪说道。
她还表示,法国在基础科研方面实力雄厚,目前已有10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3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7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其中有两人是2023年最新的物理学奖获得者。
春秋电子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45亿元,同比增长21.11%;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690.05%。
当前,新能源商用车机遇与挑战并存。
陈竺呼吁中法合作加强慢病的防控管理,共享生物科技成果与疾病治疗经验,开展国际多中心合作项目,推动更多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落地。
2024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152.7万吨,占全球90%出货量。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代表性行业。部分头部企业更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飞跃,在技术工艺、成本控制、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建立绝对优势,引领带动全球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