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泓)
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挑战,为老服务水平的提升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覆盖、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优势。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同时仍面临一些挑战:养老保险体系中多支柱发展不平衡,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问题突出;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有待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可持续存在挑战;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水平差距过大;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覆盖面有待扩大、筹资压力大;个人养老金的目标人群没有被完全锁定和激发。
为进一步完善高质量、可持续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笔者建议,要做大第一支柱,提升第二、第三支柱覆盖面,逐步优化三支柱结构;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通过财政和国有资本划转,提高养老保险水平,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多角度、多层次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促进、规范基金运营管理,实现基金可持续发展;加快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逐步缩小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之间的养老保险水平差距。
并且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完善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月出口仍保持较高正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央行邹澜回应美债波动:单一市场、单一资产变动对我国外储影响总体有限
目前二三支柱养老金的待遇领取环节,主要是以现金形式进行一次性或分期领取,缺乏相应的保险产品进行对接。
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
下一步应将中国消费水平的结构性偏差调整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