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统计,2023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4.17万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78万亿元,同比下降16.7%;委托贷款余额为11.31万亿元,同比增长0.5%;信托贷款余额为3.85万亿元,同比下降0.3%;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65万亿元,同比下降1.8%;企业债券余额为31.44万亿元,同比下降0.7%;政府债券余额为67.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3%;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9%。
从结构看,10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3%,同比高0.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7%,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4%,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8.1%,同比高0.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962亿元,同比多增679亿元,连续6个月正增长。
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是3月贷款的重要支撑因素。
当前降准还有空间,要灵活把握时机,发挥最大政策效能。
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
初步统计,2024年前十一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2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