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电脑市场已经触底,但明年AI PC有望带来新一轮增长的可能。”11月16日,在发布2023/24财年第二财季业绩后,联想董事长杨元庆这样说。
根据第二财季财报,联想集团该季度整体营收144.1亿美元,同比下降16%,环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2.89亿美元,同比下降48%。多元化的增长引擎对冲了PC行业的下行压力,该季度联想非PC业务占比超过4成,同比提升3%。
分业务看,由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组成的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在第一财季时面临行业去库存周期等挑战,市场形势在第二财季得到改善,该业务营收为834.3亿人民币,环比增长12%,运营利润率7.4%。
平台迁移进程较慢、关键部件供应短缺等多重挑战因素仍在制约ISG基础设施业务的整体营收和盈利表现,但公共大模型和私有大模型并用的混合式人工智能创造了新的需求。其中存储、软件、服务累计营收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6%;高性能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2%。
SSG方案服务业务营收为139亿人民币,运营利润27.8亿。运维服务和项目及解决方案服务业务在SSG整体营收占比至56%。关键通用解决方案,包括数字化办公空间、混合云和可持续发展服务解决方案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从整体业绩看,虽然年比年下降,但联想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第三财季期待实现同比增长。”杨元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已经看到了市场正在复苏的迹象。
具体而言,PC在过去一年大幅度下降主要是渠道库存累积的原因,经过了一年的库存消化,现在出货量和真实需求更加匹配,从目前联想PC的激活量数据来看,比2019年疫情之前略高,这意味着市场的真实需求依然存在,杨元庆预计2024年PC行业有望恢复个位数的增长。
PC市场有望迎来复苏反弹,背后的刺激因素包括:Window11替代效应、上一轮PC爆发潮带来的换机周期启动,以及AI给PC带来的新革命和新需求等方面。此前联想曾对外展示AI PC,能够创建个性化本地知识库,通过模型压缩技术运行个人大模型,实现人工智能自然交互。从时间点上,预计AI PC全球量产将在明年年中。
除了PC之外,杨元庆表示服务、存储等业务短期内也在经历平衡的过程。伴随着大模型的爆发式增长,云服务厂商、企业的需求快速转到AI相关的计算上,传统计算的预算减少,但从供应商角度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转换,造成了对业绩的影响。“但是这种情况不会长期存在,待市场理性后,AI计算和传统计算会找到平衡。”
他还提到,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现在行业一窝蜂地搞大模型,人工智能计算更多地放在训练端,芯片供不应求,但实际上大模型产生效应的合理计算负荷比例是70%在推理、30%在训练,而且未来承载大模型推理的机会不只在公有云端,也在边缘端,如本地数据中心、私有云等,对联想来说要把握这些机遇。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被问及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接下来联想的产品是否会涨价?杨元庆表示,这肯定没有一个绝对的回答,零部件的供需情况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考验全球PC厂商。
未来聚焦混合式人工智能。
科技是围场中生产力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