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今天(17日)介绍了增加发行1万亿国债三方面工作的最新进展。
具体来看: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强化统筹协调,共同抓好增发国债各项工作。
二是组织项目申报和审核。向地方印发通知,明确项目申报条件、程序等要求,根据地方申报项目情况分领域开展审核。
三是做好国债发行。按照国债发行计划和有关工作安排,合理把握发行节奏,推动增发国债平稳顺利发行。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抓好增发国债的各项具体工作,做好项目审核和预算下达,加强国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值提高至4.8%,较4月的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
上半年,印花税1953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785亿元,同比增长54.1%。
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9.1%;教育支出同比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4.3%。
上半年国债发行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共发行国债7.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28%,平均发行利率1.52%,同比下降43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