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方对法、德、意等6国试行单方免签政策 入境游复苏可期
11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方决定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入境游客增加也会带动大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各类消费的拉升。我们很看好未来的入境游市场。”
东吴证券表示,入境游复苏可期,具有可观的潜在经济价值。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后,赴华客流有望持续爬坡利好入境游市场。入境游作为一种贸易出口,单方面开放来客免签鼓励出口。2019年,中国的外国人入境旅游收入为771亿美元,占GDP的0.5%,而较多国家此占比超过1%,美国1.05%,意大利2.38%,法国2.43%等,入境游有望逐渐恢复,将会贡献可观的旅游直接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华为与长安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 新公司开放股权引更多车企加入
11月26日下午,华为与长安汽车双双宣布双方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华为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并与华为共同支持该公司的未来发展。
华为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华为希望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此次与长安的合作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平台战略的演进,同时还会继续在此开放平台上与更多的车企一起携手合作,不断探索开放共赢的新模式。
浙商证券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即将开启,政策端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渗透率提升。华为、小鹏等车企智能驾驶技术不断优化,软硬件协同降本提升产品性价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③数据交易链正式启用 机构称“市场化”大时代有望开启
第一财经从25日举行的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获悉,数据交易链正式启用。数据交易链由上海数据交易所、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山东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广州数据交易所、广西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等七家省级数据交易机构发起并建设联盟链共识节点,就数链共建展开深度合作。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湖南大数据交易所、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苏州大数据交易所等省、市级交易机构作为第二批意向机构也积极申请加入,共同启动数据要素市场“可信通”计划,合作开展制度共创、标准共制、数链共推、服务共享、生态互联等工作。
光大证券指出,后续数据要素仍存政策大潮,“市场化”大时代有望开启。数据要素的确权、定价、流通和治理等顶层设计有望陆续落地。 数据要素相关产业的公司也将受益:1)数据资产持有方: 随着数据资产入表相关政策的完善,企业积累的大量数据有望在新AI时代下价值重估。 2)数据确权:产权明晰是数据资产化的前提,每一个数据资产的确认都需要相关方进行确权。3)数据加工运营:数据的流通涉及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交易等众多环节,数据加工是为数据增值的直接方式,数据运营则可直接带来交易所产生的服务收入。
长安汽车作为重要角色参与重组工作,重组方案已经基本完成。
截至目前,仍未有公告明确宣布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之间的重组。
为破除数据安全高效流通中的诸多堵点卡点,需从治理理念与具体制度上着手,树立“以用为主”的观念,明确数据治理的目标不仅是满足合规要求,更要通过数据的安全高效利用驱动数据业务价值的实现和增值。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生产工具革新、场景驱动价值释放、流通生态重构、中小企业赋能和制度技术协同五大方面,推动数据要素从“沉睡的金矿”转化为“流动的血液”,驱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破局与共生,数据大使馆有望推动中国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塑造”全球数字秩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平衡安全底线(动态管控风险)与发展高线(释放数据红利),以此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公共品的共赢输出。这一创新实践,或将为数字时代的“休谟难题”(开放与安全的悖论)提供东方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