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在回答第一财经电视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选取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在社区设施配置、建设运维和制度创新上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进一步做好两项工作的衔接,更好助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落地见效,我们采取了3方面措施。
一是把完整社区建设重点放到社区服务设施上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试点社区采取体检先行的方式,全面摸清社区设施配套、环境建设、服务治理等方面问题短板,针对体检发现的问题,逐个编制工作方案,区分轻重缓急,确定了目标任务、试点内容、项目清单等,具体包括补齐养老、托育、健身、停车、充电、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小修小补”点等设施短板,以及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等。这些都是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的内容,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夯实了基础、储备了项目。
二是统筹协调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涉及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各类设施标准。通过与20余项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衔接一致,并借鉴吸纳部分地方实践经验,我部先后发布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完整社区建设标准和建设指南,明确了各类设施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和具体做法,为地方统筹安排和落实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建立高效衔接的工作机制。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需要各部门携起手来、同向发力。在完整社区建设,很多省份和城市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民政、自然资源、卫生健康等部门共同负责的社区工作机制,形成了高位推进、统筹谋划、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这些工作机制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组织实施、压实地方责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张雁表示,下一步,我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结合完整社区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地方政府、一些养老机构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未来的方向是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破解养老服务落地“最后一米”的难题。
在多省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均被列为今年民生工作的重点内容。
混杂是活力的象征。以蓁巷为代表的这片老社区,为几类代表性人群提供着生活的土壤,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不一样,需求也不同。
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助力分级诊疗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医改的重要一环,但在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
6月5日,2024年南西社企对接会暨第二期公益慈善沙龙在上海静安区福民会馆举办,聚焦社企合作的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