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开幕。在全球气温屡创新高、气候灾害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本次大会将首次对《巴黎协定》签署以来的气候行动进展进行“全球盘点”。
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部长苏尔坦·贾比尔任本次大会主席。大会将重点关注加速能源转型、修复气候融资、关注人民的生命和生计、以全面包容为基础“四个转型支柱”。除“全球盘点”外,化石燃料的未来、启动和运行损失与损害基金等也将是本届大会的焦点议题。
据悉,本届大会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迪拜世博城举行,为期两周。大会吸引了超过7万人参加,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气候大会。
1995年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每年均召开会议。全球政治家、科学家、活动人士等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等问题。历届会议先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等。
联合国食品价格指数创18个月最大涨幅。
广东省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联合发布《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气候监测公报》,向粤港澳大湾区公众公开气象监测信息。
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南南合作力度,继续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气候科技产业企业还将持续布局碳跟踪、碳捕获、碳储存和碳交易等领域,深耕中国气候科技产业细分领域上下游的创新技术。
频频出现的热浪、暴雨等极端天气,令各国工农业生产、经济活动和公共健康都受到严重冲击。